•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有写字划痕,前后几张有水印(如图)。

60 七五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牛实为 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书友_245853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牛实为 著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17578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0页
  • 字数 1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自性光明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禅宗六祖慧能指出:在人性的基础上,加强修持转左右脑的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再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最后转后脑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连同前面的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以上四智之光,合称“自性光明”,是超越常人之脑的智慧。《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引用古代名家观点,参考前沿科学理论,从多方面对“自性光明”理论进行分析,论述了人脑智能与自性开发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牛实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教授牛实为先生,一直研究数学在流体力学、物理学及生态学中的应用。
1985-1986年被聘为美国IOWA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冲击波与孤立波的集合理论,并从事信息几何的研究工作。1997年应荷兰Vlodrop大学邀请,前往研究心脑脉冲孤立波传播的数学问题。
几十年来,在日本、国际张量数学学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InformationGeometryofEcologicalSystem
〈生态系统的信息几何〉
ComplementaryVariational
CalculusofHigherOrder
〈高阶互补辩分方法〉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高等数学基础》
《张量与李群》
《冲击波、孤立波与人》
《人文生态学》
《人类自性问题》
《易经系统观》
《内经生态观》
《道德经自然观》
《华严经真空观》
【目录】
第一章怎样见自性
(一)什么是自性
(二)怎样见自性
(三)为什么要研究自性
(四)从载道之文体会自性

第二章中国先哲谈自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古圣谈自性
(三)汉唐哲学家谈自性
(四)宋明哲学家谈自性

第三章中国古代各家从生死论自性
(一)寿敞天地
(二)悠久无疆
(三)死而不亡者寿
(四)无量光与无量寿
(五)问题讨论

第四章真空非空与自性光明
(一)真空理论简介
(二)真空能量与物质结构
(三)真空波动与意识状态
(四)真空寂照与自性光明

第五章关于人脑智能与自性开发
(一)人脑智能的属性
(二)怎样开发大智
(三)唯识论的智能观
(四)问题讨论

第六章转识成智,开显自性光明
(一)什么是识
(二)什么是智
(三)格物致知,介然有知
(四)问题讨论

第七章意识场与人类自性
(一)关于意识场的特点
(二)意识场的结构
(三)意识场的功能
(四)转八识成大智所体现的境界
(五)问题讨论

第八章实相般若、未来科学与自性光明
(一)对实相般若的体验
(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
(三)从实相般若与未来科学探索自性光明

第九章密宗光明定开显自性
(一)理论根据
(二)方法要领
(三)机理初探
(四)问题讨论

第十章显宗光明定开显自性
(一)真空观
(二)显宗光明定
(三)问题讨论

第十一章从藏密内功的智能探索自性光明
(一)顿悟与真空映照
(二)明点与零点能量
(三)藏密内功与量子控制论
(四)问题讨论

第十二章从认知科学与唯识论探索自性光明
(一)认知科学简介
(二)唯识论的核心
(三)问题讨论

第十三章佛学、科学与自性光明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从佛学真理讨论自性光明
(三)从科学真理探索人类自性
(四)两种真理的关系

第十四章生态物理学与自性光明
(一)生态物理学
(二)寂光世界
(三)多世界理论
(四)问题讨论

第十五章从隐序物理学讨论自性光明问题
(一)隐序物理学
(二)生灭无常论
(三)见性问题的讨论

第十六章从心灵文化展望自性光明
(一)心灵活动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二)超常理智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作用
(三)开发心灵思路,推动科学发展
(四)从心灵文化看自性光明

第十七章六祖与爱因斯坦的大智
(一)六祖怎样见自性
(二)爱因斯坦如何为人
(三)问题讨论

第十八章佛学与科学对于时空、物质、意识的看法
(一)关于佛学与科学的认识论及方法论
(二)佛学与科学对于时空、物质、意识的看法
(三)真空理论是科学通向佛学的一条隧道
(四)一些新兴科学开始涉及到佛学哲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