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

扉页有一作者签名,其它页无字迹划线,以图为准免争议,售出不退

295 八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力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5

上书时间2022-10-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力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76011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 字数 65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书写了中国科教电影从诞生、发展、遭遇曲折、繁荣、经受灾难到辉煌的历史进程,时间跨度近百年。作者以通俗、流畅的文笔评介了我国既有艺术魅力,又富科学智慧,且受国内国际赞誉的四百余部优秀科教影片,也介绍了某些问题影片;同时,还以翔实、丰富的第一手史料(大量内部资料)记述了中国科教电影人的创作经验结晶、理论思维精粹,以及同行间不同创作理念碰撞后擦出的睿智火花。《中国科教电影发展史》是深谙内情的科教电影从业者,在市场环境下,耗十数年心血,精心撰写的一部科教电影发展史。著名科教电影专家、原国家电影局局长刘建中称此书是“难得的一本专著”。
【作者简介】
杨力,男,1933年出生,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届政协委员,资深科教电影专家。1951年参军,任某部摄影记者,有《准备向敌机开火》等作品获部队优秀奖。1965年在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发表过研究左翼文联和左联小说论文。后入高校执教文艺理论。1975年跨入电影界至今30余年,编导纪录片、科教片20多部,数部影片被译成六种语言介绍到国外,也有影片荣获国际奖。曾担任过1989年上海国际科教电影节参赛片预选评委。撰写书籍多部。出版理论代表作《科教影视创作的美学思考》。
高广元,男,1974年出生,蒙古族,中央电视台CCTV-7农业节目主编,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电视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央电视台CCTV-7工作,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所创作节目多次在国内获奖,其中科技类节目《高油油菜》获第九届“全国农业电视神农奖”银奖、第八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评比科教片类二等奖,专题节目《科技带我奔小康》获第九届“全国农业电视神农奖”银奖,文艺类节目《关东忙年》获电视艺术家协会三等奖,纪录片《归》获第十四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除了创作以外,还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朱建中,男,1956年出生,华东师大中文专业本科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1975年入上海科影厂工作,1987年至1994年任厂刊《科教电影》主编,积极撰稿、组稿和组织研讨,推动科教电影创作和理论发展。有数十篇评介国内外科教片和介绍科教电影发展历史的文章在《科普创作》、《解放日报》等报刊书籍发表,创作科教片剧本数部,并有数篇文艺评论文章发表。1995年影视合流后在上海广电系统任职。曾参加编写上海科教电影大事记和科教电影发展史料,并担任多年《上海年鉴》、《上海文化年鉴》科教片内容的撰写。
【目录】
序刘建中
绪论
第一章旧中国科教电影(1918-1948)
第一节中国科教电影的诞生
一、商务印书馆与教育片的摄制
二、金陵大学农林科拍摄棉花良种科教片
第二节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教电影的发展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科教电影活动
二、金陵大学理学院的科教电影活动与院长魏学仁
三、孙明经与他30年代科教片的摄制
四、镇江民众教育馆等机构的科教电影活动
五、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饮水卫生》等科教片
第三节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教电影的低落
一、金陵大学理学院继续科教电影活动
二、国民政府教育部九年摄制一部科教片《第二代》
三、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科教电影活动
第四节旧中国科教电影理论
一、旧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萌芽
二、旧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粗浅探索

第二章新中国建立前后科教电影的筹划与创建(1948-1954)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前后科教电影事业的筹划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摄制科教片的指示
二、东影摄制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
三、建国初北影和东影译制苏联科教片
四、北影拍摄《农村卫生》等三部卫生题材科教片
五、农业电影社拍摄《京郊小麦选种》等科教片
六、政务院批准文化部建立教育片专门机构
七、教育片组制定选题与十二部科教片的摄制
第二节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创建
一、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与学习苏联
二、政务院关于科教片制片方针的决定
三、文化部主持制定选题与首办科教片展览
第三节上海科影创建时二十四部科教片摄制
一、农业、工交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二、基础科学知识科教片的摄制
三、社会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农业电影社的建立及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新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探求与开创
一、新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探求
二、洪林开创了新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研究

第三章中国科教电影的初步发展(1955-1957)
第一节全国向科学进军时代的科教电影
一、文化部再办科教片展览与首次向科教片授奖
二、上海科影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科教电影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上海科影近百部科教片的摄制
一、王光彦农业科教片的创作
二、羽奇地理风光科教片的创作
三、杜生华美术、物理科教片的创作
四、农业、工业科教片的摄制
五、基础知识科教片的摄制
六、花鸟虫鱼与地理风光科教片的摄制
七、第一部中外合拍科教片的摄制
第三节农业电影社的成长和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新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进展
一、上海科影编辑厂刊和编印《科学教育电影剧本选集》
二、洪林继续从事科教电影理论研究

第四章中国科教电影在曲折中壮大(1958-1960)
第一节“大跃进”时代与上海科影“跃进片”的摄制
一、“大跃进”时代与电影界的“跃进”形势
二、上海科影的“大跃进”及“跃进片”摄制
三、“大跃进”科教片内容、制作剖析
四、一部“左”的“新型”医学科教片剖析
五、纠“左”的努力及其成果
第二节上海科影“大跃进”时期好科教片的摄制
一、王敏生航天、机械、水利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二、赵莹考古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三、农业、工业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四、教学片、科研片的摄制
第三节农业电影社艰苦办社和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一、农业电影社摄制的农业“跃进片
二、金尧城好农业科教片的创作
三、其他好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展壮大
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及建厂方针、创作思想
二、北京科影1960年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新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成果与“左”倾
一、董筱鼎主编动画书籍与洪林等著作的出版
二、理论出现曲折——“左”倾

第五章中国科教电影的繁荣与隐忧(1961-1965)
第一节中国科教电影迎来繁荣发展的好时机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与电影局闻风而动
二、中宣部1961年7月24日关于科教电影的批文
三、文化部通过召开全国科教片会议等活动推动科教片繁荣
第二节上海科影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荣摄制
一、上海科影科教片摄制的总体形势
二、羽奇动物类科教片的创作
三、杜生华生物及童话类科教片的创作
四、王敏生儿童科幻类科教片的创作
五、刘咏与苏伟科教片的编导
六、韩韦农业、医学科教片的创作
七、郑小秋农业与体育科教片的创作
八、蒋伟导演的农业、地理题材科教片
九、周彦农业、物理科教片的创作
十、王为光工农业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十一、陈冀农业科教片创作
十二、殷虹高原科考片的创作
十三、其他各类基础知识科教片的摄制
十四、其他工农业技术推广片的繁荣摄制
第三节北京科影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荣摄制
一、北京科影在艰难创业中奋进与科教片摄制总势
二、赵莹导演的儿童和农业题材科教片
三、石梅音导演的生物、物理、农业题材科教片
四、邓葆宸动物科教片的编剧与农业科教片的编导
五、张清导演的社会题材科教片
六、其他生物和社会科教片的摄制
七、多部农业技术推广片和教学片的摄制
第四节农业电影制片厂1961-1965年科教片的繁荣摄制
一、农业电影社升格为农业电影制片厂
二、农业电影制片厂科教片摄制的繁荣总势
三、吴以铮农业技术、农田水利科教片创作
四、李澄晖农业植保科教片创作
五、康贵铭动物良种培育与兽医科教片创作
六、其他农林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中国科教电影在繁荣期中的隐忧
一、从“阶级斗争天天讲”到“两个文艺批示”的下达
二、中国科教电影的隐忧状况
三、1965年全国科教电影工作会议在隐忧中召开
第六节中国科教电影优良传统理论的初步形成
一、理论成就——初步形成的优良传统理论
二、理论新说——“九字诀”的提出与探讨
三、《积极发展科学教育电影》一书出版

第六章中国科教电影的灾难(1966-1976)
第一节中国科教电影走进了“文革”岁月
第二节中国科教电影的灾难
一、“文革”初期科教电影界惨遭铲除“文艺黑线”的厄运
二、“文革”中期利用科教电影扭转批林批“左”形势
三、“文革”后期利用科教电影反“黑线回潮”和“右倾翻案
第三节上海科影“文革”后期摄制的优秀科教片
一、王增月医学科教片创作
二、殷培龙动物科教片创作
三、其他高山植物、医学、地质类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北京科影“文革”后期摄制的优秀科教片
一、刘建中编导的医学科教片
二、其他考古、数学、地质、农业类科教片的摄制
三、一部表现“左”的时代的科教片摄制
第五节中国农影“文革”后期摄制的优秀科教片
一、人员与机构的强力建设与影片生产总况
二、几部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六节极“左”科教电影理论

第七章中国科教电影的复苏与发展(1977-1978)
第一节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国科教电影
一、中国的政治、经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
二、科学、教育、文艺、电影领域出现新气象
三、科教电影复苏的形势
第二节北京科影1977、1978年科教片摄制
一、吴纯一动物科教片创作
二、杨杰亭地质科教片创作
三、李昭栋古代科技科教片创作
四、于秀芝植物科教片创作
五、天体、地学、遗传学科教片的摄制
六、带故事情节和民族工艺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七、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三节上海科影1977、1978年科教片摄制
一、叶永烈带故事情节的社会科教片创作
二、席志杰工艺美术科教片的创作
三、新科技与厚重科学科教片的摄制
四、农业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中国农影1977、1978年科教片摄制
一、赵立魁育秧科教片的创作
二、尤为华沙漠植物科普片的创作
三、其他高科技作物育种与昆虫科教片的摄制

第八章中国科教电影的辉煌(上)(1979-1985)
第一节开创中国科教电影辉煌的新时期
一、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形势
二、为文艺更好地服务“四化”大业而调整政策
三、党中央在思想战线反对错误倾向和精神污染
四、新潮文艺开始冲击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节中国科教电影为辉煌铺路搭桥
一、中国科教电影界温故启新地走向新时期
二、科教电影事业规划会议和选题会议先后召开
三、中国科教电影界筹建协会并开会探讨创作问题
四、加强新时期科教电影的宣传、放映工作
五、三科教片厂借厂庆谋辉煌,众生力军充实科教片行列
第三节中国科教电影开始辉煌并走向世界
一、新时期中国科教电影的创作、生产和各种形式评奖
二、中国科教电影开始融入国际、走向世界
第四节上海科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韩韦重大科技、农业、医药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二、蔡锋机械、昆虫、建筑与医药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三、夏振亚医药、植物、美术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四、刘咏、王增月、杨朴纯高新科学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五、徐志义气象与席志杰等农业、生态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六、生物(含鸟、虫、鱼)类科教片的摄制
七、医学卫生类科教片的摄制
八、艺术、文物科学科教片的摄制
九、地理、风光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十、工矿、资源、安全类科教片的摄制
十一、科考与儿童类科教片的摄制
十二、一部选题不当的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北京科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张清生物与社会科学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二、万迪基生物高科技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三、王树楷高科技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四、乔秀如厚重科学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五、齐树平农业与黄纪等生态、资源类科教片的创作
六、王文彬农村社会科教片的创作
七、生物(含鸟、鱼、虫)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八、医学卫生类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九、高新技术类科教片的摄制
十、艺术、工艺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十一、地理、风光类科教片的摄制
十二、工交、能源等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十三、科学考察、考古与天文、航海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第六节中国农影1979-1985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李澄晖、杨友声的两部生物科普片力作
二、吴元辉、杜昕汝生物高科技与生态题材科教片力作
三、昆虫、动物类科教片的摄制
四、植物、微生物类科普片的摄制
五、种植、植保、养殖类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六、农村能源、生态、农机、改良土壤类科教片的摄制
七、中兽医科技成就科教片的摄制
八、农业教学片的摄制
第七节长春、珠江等电影机构1979-1985年摄制的优秀科教片
第八节中国科教电影理论在初步争鸣中向前发展
一、关于科教片姓“科”姓“影”等的理论争鸣
二、关于现实创作的不同思想碰撞
三、沙子风动画著作及其他两本书籍的出版
四、吴以铮、李寿彭对技术推广片与刘建中等对教学片的创作研究

第九章中国科教电影的辉煌(下)(1986-1990)
第一节中国科教电影继续辉煌的新时期
一、80年代下半期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
二、科技第一生产力大规模启动
三、在政治思想领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新潮文艺汹涌下的文艺多元景观与五次文代会圆满召开
五、在探索片、商业片震荡下广电部宣传党的文艺思想
六、党中央书记处在电影学术活动中履行不横加干涉承诺
第二节中国科教电影为继续辉煌而奋力前行
一、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的成立及创作座谈会的召开
二、倾力加强科教片在全国的宣传放映工作
三、三科教片厂庆:共克时艰,自强奋进
四、中国科教电影的发展与体制改革的研讨
第三节中国科教电影的继续辉煌及与国际交往加强
一、科教电影创作、生产与国内获奖情况
二、中国科教电影去国外交往与国外获奖
三、在中国举办国际科教电影节和中日科教电影技术研讨会
第四节北京科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张海方、忻迎一、张力等的科普片激进创新
二、廖烨、于中宁与李昭栋融合着传统的科普片创新
三、徐真动物类科教片力作
四、医学科教片的摄制
五、新技术科教片的摄制
六、农业与生态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七、工矿、资源、交通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八、考古与古代科技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上海科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夏振亚生物、医药与民间工艺题材科教片的创新
二、刘立中生态环保、动物与民间工艺题材科教片的创新
三、潘祖奇、韩韦、杨朴纯厚重科学题材科教片力作
四、动物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五、医药卫生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六、农业、生态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七、地理、气象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八、科考、考古、文物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九、民族、民间特有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十、一部选题失误的科教片的摄制
第六节中国农影1986-1990年科教片的辉煌摄制
一、杨力、尤为华植物高科技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二、王军武等动物题材科教片的创作
三、于公介、汪小青农村社会科教片的创作
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片的摄制
五、地理、气象科教片的摄制
六、医学、文献、古代科技科教片的摄制
第七节中国科教电影理论在热烈讨论中深入发展
一、邓葆宸、张清等与韩韦的两本《简论》及其他书籍出版
二、科学家、电影家论科教电影发展
三、关于科教电影传统与创新的理论争鸣
四、对韩韦、殷虹创作的研讨及刘咏等对思想性、社教片的理论思考

第十章中国科教电影在发展中走向影视并轨(1991-1995)
第一节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国内形势
一、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大力呼唤科普
三、文艺界在调整中出现新变化、新态势
第二节1991-1995年中国科教电影的发展
一、科教电影界的学习、反思、团结与奋进
二、科教电影界既重视创新又强调科学权威性
三、中国电影家协会对中国科教电影时代使命的阐述
四、中国科教电影继续在国内外获奖和进行国际交往
五、第二届全国农林科教电影汇映及汇映成果
第三节北京科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摄制
一、廖烨、于中宁的创新之作与孙兴远的传统科教片力作
二、高科技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三、农业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四、大气环境、金融、思维新型选题科教片的摄制
五、医药卫生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六、动画科教片的摄制
第四节上海科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摄制
一、高翔与杨松浩导演的传统科教片力作
二、医学卫生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三、植物高科技与基础科学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四、农业与工业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五、动画科教片的摄制
第五节中国农影1991-1995年科教片的摄制
一、赵立魁的植物科普片力作
二、秦勇、高书红等植物高科技题材科普片的创作
三、制种、耕作、植保类技术推广片的摄制
四、生态环境治理类科教片的摄制
五、农村卫生及气象、水利题材科教片的摄制
第六节中国科教电影理论的新发展
一、刘建中、李昭栋等关于科教片电影艺术形式的理论思考
二、对夏振亚科教电影创作的研讨
三、章以谦、赵立魁等关于科教电影创作风格的理论思考
四、李昭栋、刘立中等关于科教电影美学的研究
五、吴以铮、杨力等主编的书籍和杨力的理论著作出版
第七节中国科教电影的体制改革——市场化改革
一、1991年和1992年进行计划体制内改革
二、1993年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三、1994年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四、1995年从市场化改革到影视合流

第十一章改制后的中国科教电影(1996-2009)
一、广电部电影局对科教电影的政策支持
二、冯振志、忻迎一、莫骄、王军武等的精品科普片创作
三、张晖、石磊、邹伟等的优质技术推广片创作
四、《科教影视论文集》出版与理论再探索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