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手册:基础知识、行驶动力学、部件、系统、机电一体化及展望
有几处划线
¥
36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德]B.海兴、[德]M.埃尔斯 著;孙鹏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B.海兴、[德]M.埃尔斯 著;孙鹏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111357810
-
定价
2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66页
-
字数
952千字
-
丛书
汽车先进技术译丛
- 【内容简介】
-
《汽车底盘手册:基础知识、行驶动力学、部件、系统、机电一体化及展望》可作为汽车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
《汽车底盘手册:基础知识、行驶动力学、部件、系统、机电一体化及展望》中文简体版由德国Vieweg+Teubner出版社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目录】
-
前言
译者的话
第1章导言与基础知识
1.1发展史、定义与意义
1.1.1发展史
1.1.2功能与分类
1.1.3作用与意义
1.2底盘结构
1.2.1车辆级别
1.2.2驱动方案
1.2.3底盘方案
1.2.4底盘方案中的发展趋势
1.3底盘设计
1.3.1底盘的要求
1.3.2底盘运动学设计
1.3.3车轮悬架的运动学
1.3.4车轮悬架的弹性运动学与部件的弹性
1.3.5参数的目标值
1.3.6车轮悬架的组合
参考文献
第2章行驶动力学
2.1行驶阻力和能量需求
2.1.1行驶阻力
2.1.2侧向风力
2.1.3功率和能量需求
2.1.4燃料消耗
2.2轮胎与路面间力的传递
2.2.1轮胎与路面间传力的物理研究
2.2.2轮胎受力细节
2.3纵向动力学
2.3.1制动点头平衡
2.3.2起步后坐平衡
2.3.3直线行驶中的负荷变化
2.4垂直方向上的动力学
2.4.1车身弹簧
2.4.2减振器
2.4.3道路作为振动的激发源
2.4.4轮胎作为弹簧和减振单元
2.4.5弹性模型
2.4.6参数变化
2.4.7车辆与道路的结合
2.4.8人为的振动评价
2.4.9由垂直方向动力学基础知识的启示
2.5横向动力学
2.5.1驾驶行为的要求
2.5.2转向运动学
2.5.3车辆模型化
2.6一般的行驶动力学
2.6.1垂直方向、纵向、横向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2.6.2在非均匀的道路上制动和起步(侧滑路面)
2.7底盘调节系统
2.7.1概念
2.7.2被动车辆的限制基础目标冲突
2.7.3驾驶人车辆调节循环
2.7.4底盘调节系统在行驶领域内的划分
2.7.5底盘调节系统的要求
2.8行驶特性
2.8.1行驶特性的评价
2.8.2行驶机动动作
2.8.3行驶动作的参数范围
2.8.4调校措施
2.8.5主观的行驶特性评价
2.8.6客观的行驶特性评价
2.9主动与被动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3章底盘的组成
3.1底盘的结构
3.1.1底盘的功能结构
3.1.2底盘的模块结构
3.1.3底盘部件
3.2传动路线
3.2.1传动系统布置
3.2.2驱动桥
3.2.3全轮驱动
3.2.4运行策略
3.2.5半轴
3.3车轮制动器和制动系统
3.3.1作用和基础知识
3.3.2制动装置的种类
3.3.3法律规定
3.3.4制动装置的设计
3.3.5制动力矩与制动动力学
3.3.6制动系统的元件
3.3.7电控制动调节系统
3.4转向系统
3.4.1技术要求与结构类型
3.4.2液压助力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3.4.3转向横拉杆
3.4.4转向传动路线和转向柱
3.4.5电动机械转向系统
3.4.6主动转向系统与叠加转向系统
3.4.7带有转矩与转向角传感器的齿轮齿条伺服转向系统
3.4.8后桥转向与全轮转向
3.4.9线控转向系统和各轮独立转向
3.5弹簧与稳定杆
3.5.1弹性系统的作用
3.5.2钢制弹簧的结构和计算
3.5.3钢制弹簧的材料
3.5.4钢制弹簧的制造
3.5.5用于侧倾调节的稳定杆
3.5.6用于水平调节的弹簧
3.5.7气液弹簧
3.5.8空气弹簧
3.6减振器
3.6.1减振器的作用
3.6.2伸缩式减振器的结构类型
3.6.3弹簧托架与弹性支柱
3.6.4减振器的计算
3.6.5减振器的附加功能
3.6.6减振器支承
3.6.7半主动减振器与弹簧
3.6.8其他减振器的原理
3.7车轮导向
3.7.1作用、结构与系统
3.7.2杆类零件的作用、结构与系统
3.7.3球铰
3.7.4橡胶支承
3.7.5转动接头
3.7.6转动推力接头
3.7.7车桥支架
3.8车轮支架与车轮轴承
3.8.1车轮支架的结构类型
3.8.2车轮支架的材料
3.8.3车轮轴承的结构类型
3.8.4车轮轴承的制造
3.8.5技术要求、设计与检验
3.8.6展望
3.9轮胎与车轮
3.9.1轮胎的技术要求
3.9.2结构类型、构造与材料
3.9.3轮胎与道路之间力的传递
3.9.4模拟用轮胎模型
3.9.5现代轮胎技术
3.9.6驾驶试验中的检测和测量方法
3.9.7实验室中的检测和测量方法
3.9.8未来的轮胎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底盘中的车桥
4.1整体式车桥
4.1.1德迪昂桥:整体式驱动桥
4.1.2带有纵向钢板弹簧的整体式车桥
4.1.3带有纵杆与横杆的整体式车桥
4.1.4带有中央铰接和横向杆导向的整体式车桥(牵引桥)
4.2半整体式车桥
4.2.1连接杆式车桥
4.2.2动力式连接桥
4.3独立悬架
4.3.1独立悬架运动学
4.3.2独立悬架的优点
4.3.3单杆式独立悬架
4.3.4双杆式独立悬架
4.3.5三杆式独立悬架
4.3.6四杆式独立悬架
4.3.7五杆式独立悬架
4.3.8弹性支柱式独立悬架
4.4前桥的独立悬架
4.4.1前桥悬架的技术要求
4.4.2前桥的元件
4.4.3前桥的结构类型
4.5后桥的独立悬架
4.5.1对后桥的技术要求
4.5.2后桥的元件
4.5.3后桥的结构类型
4.5.4后桥的超轻钢悬架标准
4.6作为车桥类型选择助手的结构目录
4.7底盘总体
4.8未来的悬架
4.8.1最近20年的车桥类型
4.8.2现在常用的车桥类型的比例
4.8.3未来的车桥类型(趋势)
参考文献
第5章行驶舒适性
5.1基础知识、人、噪声与振动
5.1.1定义和概念
5.1.2振动和噪声源
5.1.3人的觉察极限
5.1.4人的舒适性感觉
5.1.5针对振动和噪声的措施
5.2橡胶连接件
5.2.1橡胶连接件的功能
5.2.2弹性体的特殊概念
5.3成套支承件
5.4套筒支承(橡胶支承)
5.5滑动轴承
5.6液压减振衬套
5.7车桥支撑的支承(副车架支承)
5.8弹性支柱支承与减振器支承
5.9连接杆支承
5.10未来的结构形式
5.10.1传感器
5.10.2可控底盘支承
5.11计算方法
5.12橡胶连接件的声学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章底盘研发
6.1研发过程
6.2项目管理(PM)
6.3计划或定义阶段
6.4设计阶段
6.5虚拟模拟
6.5.1多体模拟(MKS)软件
6.5.2有限元方法(FEM)软件
6.5.3整车模拟
6.5.4用于3D模型构建的CAD软件
6.5.5集成模拟环境
6.6批量研发和保证
6.6.1布局
6.6.2可靠性研究
6.6.3整车的可靠性研究
6.6.4优化和适应性
6.7量产中的研发措施
6.8展望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底盘中的系统
7.1底盘电子装置
7.2底盘电子调节系统
7.2.1领域划分
7.2.2纵向动力学--防滑控制
7.2.3横向动力学调节系统
7.2.4垂直方向动力学调节系统
7.2.5安全性要求
7.2.6总线系统
7.3系统交联
7.3.1行驶动力学控制
7.3.2转矩矢量
7.3.3垂直方向动力学管理
7.4功能一体化
7.4.1结构
7.4.2标准接口
7.4.3智能调节器
7.5模拟底盘调节系统
7.5.1模拟模型
7.5.2回路模拟中的硬件
7.6机电式底盘系统
7.6.1纵向动力学系统
7.6.2横向动力学系统
7.6.3垂直方向动力学系统
7.7线控系统
7.7.1线控转向系统
7.7.2线控制动系统
7.7.3线控水平控制系统
7.8驾驶辅助系统
7.8.1制动辅助系统
7.8.2距离保持辅助系统
7.8.3转向辅助系统
7.8.4驻车辅助系统
参考文献
第8章底盘的未来发展
8.1底盘设计--聚焦于顾客期望
8.1.1行驶性能的设计
8.1.2汽车设计的多样化--底盘设计的稳定化
8.1.3未来的底盘各组成部分
8.2电控底盘系统
8.2.1电控辅助系统和交联
8.2.2底盘调节系统的交联
8.3未来的线控系统
8.4未来预期的智能底盘
8.4.1车辆传感器
8.4.2执行器
8.4.3预期的驾驶
8.5混合动力汽车
8.6自动行驶底盘,滚动/行驶底盘
8.7未来的自动驾驶
8.8汽车和底盘的未来场景
8.8.1过去的趋势
8.8.2当前的趋势
8.8.3未来的趋势
8.9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