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系统实现
  • 数据库系统实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据库系统实现

18 3.1折 5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加西亚·莫利纳 著;杨冬青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华夏淘宝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加西亚·莫利纳 著;杨冬青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2
  • ISBN 9787111302872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Database System Implementation,Second Edition
  • 丛书 计算机科学丛书
【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实现(第2版)》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数据库系列课程第二门课的教科书。书中对数据库系统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具体讨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个主要成分——存储管理器、查询处理器和事务管理器的实现技术。此外,第2版充分反映了数据管理技术的新进展,对内容进行了扩充,除了在第1版中原有的“信息集成”一章(第10章)中加入了新的内容外,还增加了两个全新的章:“数据挖掘”(第11章)和“数据库系统与互联网”(第12章)。
  《数据库系统实现(第2版)》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作为从事相关研究或开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杨冬青,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委员。多年来承担并完成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译作十余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系统实现技术、Web环境下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
  吴愈青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EECSDepartment,University0fMichigan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美国IndianaUniversity,任.AssistantProfessor。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系统及实现,包括数据库查询语言、查询优化、索引技术等,及其在半结构化数据上的应用与实现。在国际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包小源,博士,副教授。兰州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实现技术、XML数据管理、对等计算、服务计算等。
  HectorGarcia-Molina,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系的LeonardBoSack和SandraLerner教授。他在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数字图书馆领域中发表了大量论文,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计算系统、数据库系统和数字图书馆。他是ACM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会士和美国国家工程院成员。他在1999年获得了ACMSIGMOD创新奖。
  JeffreyD.Ullman,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系StanfordW.Ascherman教授,数据库技术专家。他独立或与人合作出版了15.v.k著作,发表了170多篇技术论文,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理论、数据库集成、数据挖掘和利用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教育。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成员,曾获得Knuth奖、SIGMOD贡献奖、Karlstrom杰出教育家奖DEdgarF.Codd发明奖。
  JenniferWidom,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系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半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库系统问委员会的成员。她在2007年获得了ACMSIGMODEdgarF.Codd发明奖。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出版前言
第1章DBMS系统概述
1.1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1.1.1早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1.1.2关系数据库系统
1.1.3越来越小的系统
1.1.4越来越大的系统
1.1.5信息集成
1.2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1.2.1数据定义语言命令
1.2.2查询处理概述
1.2.3主存和缓冲区管理器
1.2.4事务处理
1.2.5查询处理器
1.3本书概述
1.4数据库模型和语言回顾
1.4.1关系模型回顾
1.4.2SQL回顾
1.5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数据库系统实现

第2章辅助存储管理
2.1存储器层次
2.1.1存储器层次
2.1.2在存储器层次间传送数据
2.1.3易失和非易失存储器
2.1.4虚拟存储器
2.1.5习题
2.2磁盘
2.2.1磁盘结构
2.2.2磁盘控制器
2.2.3磁盘存取特性
2.2.4习题
2.3加速对辅助存储器的访问
2.3.1计算的I/O模型
2.3.2按柱面组织数据
2.3.3使用多个磁盘
2.3.4磁盘镜像
2.3.5磁盘调度和电梯算法
2.3.6预取和大规模缓冲
2.3.7习题
2.4磁盘故障
2.4.1间断性故障
2.4.2校验和
2.4.3稳定存储
2.4.4稳定存储的错误处理能力
2.4.5从磁盘崩溃中恢复
2.4.6作为冗余技术的镜像
2.4.7奇偶块
2.4.8一种改进:RAID5
2.4.9多个盘崩溃时的处理
2.4.10习题
2.5组织磁盘上的数据
2.5.1定长记录
2.5.2定长记录在块中的放置
2.5.3习题
2.6块和记录地址的表示
2.6.1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的地址
2.6.2逻辑地址和结构地址
2.6.3指针混写
2.6.4块返回磁盘
2.6.5被钉住的记录和块
2.6.6习题
2.7变长数据和记录
2.7.1具有变长字段的记录
2.7.2具有重复字段的记录
2.7.3可变格式的记录
2.7.4不能装入一个块中的记录
2.7.5BLOB
2.7.6列存储
2.7.7习题
2.8记录的修改
2.8.1插入
2.8.2删除
2.8.3修改
2.8.4习题
2.9小结
2.10参考文献

第3章索引结构
3.1索引结构基础
3.1.1顺序文件
3.1.2稠密索引
3.1.3稀疏索引
3.1.4多级索引
3.1.5辅助索引
3.1.6辅助索引的运用
3.1.7辅助索引中的间接
3.1.8文档检索和倒排索引
3.1.9习题
3.2B-树
3.2.1B-树的结构
3.2.2B-树的应用
3.2.3B-树的查找
3.2.4范围查询
3.2.5B-树的插入
3.2.6B-树的删除
3.2.7B-树的效率
3.2.8习题
3.3散列表
3.3.1辅存散列表
3.3.2散列表的插入
3.3.3散列表的删除
3.3.4散列表索引的效率
3.3.5可扩展散列表
3.3.6可扩展散列表的插入
3.3.7线性散列表
3.3.8线性散列表的插入
3.3.9习题
3.4多维索引
3.4.1多维索引的应用
3.4.2利用传统索引执行范围查询
3.4.3利用传统索引执行最近邻查询
3.4.4多维索引结构综述
3.5多维数据的散列结构
3.5.1网格文件
3.5.2网格文件的查找
3.5.3网格文件的插入
3.5.4网格文件的性能
3.5.5分段散列函数
3.5.6网格文件和分段散列的比较
3.5.7习题
3.6多维数据的树结构
3.6.1多键索引
3.6.2多键索引的性能
3.6.3kd-树
3.6.4kd-树的操作
3.6.5使kd-树适合辅助存储器
3.6.6四叉树
3.6.7R-树
3.6.8R-树的操作
3.6.9习题
3.7位图索引
3.7.1位图索引的动机
3.7.2压缩位图
3.7.3分段长度编码位向量的操作
3.7.4位图索引的管理
3.7.5习题
3.8小结
3.9参考文献

第4章查询执行
4.1物理查询计划操作符介绍
4.1.1扫描表
4.1.2扫描表时的排序
4.1.3物理操作符计算模型
4.1.4衡量代价的参数
4.1.5扫描操作符的I/O代价
4.1.6实现物理操作符的迭代器
4.2一趟算法
4.2.1一次单个元组操作的一趟算法
4.2.2整个关系的一元操作的一趟算法
4.2.3二元操作的一趟算法
4.2.4习题
4.3嵌套循环连接
4.3.1基于元组的嵌套循环连接
4.3.2基于元组的嵌套循环连接的迭代器
4.3.3基于块的嵌套循环连接算法
4.3.4嵌套循环连接的分析
4.3.5迄今为止的算法的总结
4.3.6习题
4.4基于排序的两趟算法
4.4.1两阶段多路归并排序
4.4.2利用排序去除重复
4.4.3利用排序进行分组和聚集
4.4.4基于排序的并算法
4.4.5基于排序的交和差算法
4.4.6基于排序的一个简单的连接算法
4.4.7简单的排序连接的分析
4.4.8一种更有效的基于排序的连接
4.4.9基于排序的算法的总结
4.4.10习题
4.5基于散列的两趟算法
4.5.1通过散列划分关系
4.5.2基于散列的消除重复算法
4.5.3基于散列的分组和聚集算法
4.5.4基于散列的并、交、差算法
4.5.5散列连接算法
4.5.6节省一些磁盘I/O
4.5.7基于散列的算法的总结
4.5.8习题
4.6基于索引的算法
4.6.1聚簇和非聚簇索引
4.6.2基于索引的选择
4.6.3使用索引的连接
4.6.4使用有序索引的连接
4.6.5习题
4.7缓冲区管理
4.7.1缓冲区管理结构
4.7.2缓冲区管理策略
4.7.3物理操作符选择和缓冲区管理的关系
4.7.4习题
4.8使用超过两趟的算法
4.8.1基于排序的多趟算法
4.8.2基于排序的多趟算法的性能
4.8.3基于散列的多趟算法
4.8.4基于散列的多趟算法的性能
4.8.5习题
4.9小结
4.10参考文献

第5章查询编译器
5.1语法分析和预处理
5.1.1语法分析与语法分析树
5.1.2SQL的一个简单子集的语法
5.1.3预处理器
5.1.4预处理涉及视图的查询
5.1.5习题
5.2用于改进查询计划的代数定律
5.2.1交换律与结合律
5.2.2涉及选择的定律
5.2.3下推选择
5.2.4涉及投影的定律
5.2.5有关连接与积的定律
5.2.6有关消除重复的定律
5.2.7涉及分组与聚集的定律
5.2.8习题
5.3从语法分析树到逻辑查询计划
5.3.1转换成关系代数
5.3.2从条件中去除子查询
5.3.3逻辑查询计划的改进
5.3.4可结合/可分配的运算符的分组
5.3.5习题
5.4运算代价的估计
5.4.1中间关系大小的估计
5.4.2投影运算大小的估计
5.4.3选择运算大小的估计
5.4.4连接运算大小的估计
5.4.5多连接属性的自然连接
5.4.6多个关系的连接
5.4.7其他运算大小的估计
5.4.8习题
5.5基于代价的计划选择介绍
5.5.1大小参数估计值的获取
5.5.2统计量的计算
5.5.3减少逻辑查询计划代价的启发式估计
5.5.4枚举物理计划的方法
5.5.5习题
5.6连接顺序的选择
5.6.1连接的左右参数的意义
5.6.2连接树
5.6.3左深连接树
5.6.4通过动态规划来选择连接顺序和分组
5.6.5带有更具体的代价函数的动态规划
5.6.6选择连接顺序的贪婪算法
5.6.7习题
5.7物理查询计划选择的完成
5.7.1选取一个选择方法
5.7.2选取连接方法
5.7.3流水操作与物化
5.7.4一元流水运算
5.7.5二元运算的流水操作
5.7.6物理查询计划的符号
5.7.7物理运算的排序
5.7.8习题
5.8小结
5.9参考文献

第6章系统故障对策
6.1可恢复操作的问题和模型
6.1.1故障模式
6.1.2关于事务的进一步讨论
6.1.3事务的正确执行
6.1.4事务的原语操作
6.1.5习题
6.2undo日志
6.2.1日志记录
6.2.2undo日志规则
6.2.3使用undo日志的恢复
6.2.4检查点
6.2.5非静止检查点
6.2.6习题
6.3redo日志
6.3.1redo日志规则
6.3.2使用redo日志的恢复
6.3.3redo日志的检查点
6.3.4使用带检查点redo日志的恢复
6.3.5习题
6.4undo/redo日志
6.4.1undo/redo规则
6.4.2使用undo/redo日志的恢复
6.4.3undo/redo日志的检查点
6.4.4习题
6.5针对介质故障的防护
6.5.1备份
6.5.2非静止转储
6.5.3使用备份和日志的恢复
6.5.4习题
6.6小结
6.7参考文献

第7章并发控制
7.1串行调度和可串行化调度
7.1.1调度
7.1.2串行调度
7.1.3可串行化调度
7.1.4事务语义的影响
7.1.5事务和调度的一种记法
7.1.6习题
7.2冲突可串行化
7.2.1冲突
7.2.2优先图及冲突可串行化判断
7.2.3优先图测试发挥作用的原因
7.2.4习题
7.3使用锁的可串行化实现
7.3.1锁
7.3.2封锁调度器
7.3.3两阶段封锁
7.3.4两阶段封锁发挥作用的原因
7.3.5习题
7.4有多种锁模式的封锁系统
7.4.1共享锁与排他锁
7.4.2相容性矩阵
7.4.3锁的升级
7.4.4更新锁
7.4.5增量锁
7.4.6习题
7.5封锁调度器的一种体系结构
7.5.1插入锁动作的调度器
7.5.2锁表
7.5.3习题
7.6数据库元素的层次
7.6.1多粒度的锁
7.6.2警示锁
7.6.3幻象与插入的正确处理
7.6.4习题
7.7树协议
……
第8章再论事务管理
第9章并行与分布式数据库
第二部分现代数据库系统专题
第10章信息集成
第11章数据挖掘
第12章数据库系统与互联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