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

没翻阅

2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编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果果成成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编
  •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091825
  • 定价 2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80页
  • 字数 1700千字
【内容简介】
2000-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同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及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先后开展了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生态现状调查。
生态现状调查采用现有资料收集汇总、分析和遥感调查的方法进行,并通过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深入揭示我国的生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其主要目标是:(1)掌握生态现状及其动态变化;(2)建成生态状况基本数据库,初步形成为生态管理与决策服务的查询系统;(3)完成生态现状报告和多媒体演示;(4)为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调查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灾害等多个领域(西部调查指标涉及9大类193项,中东部调查指标涉及10大类371项),统计数据以1986年和2000年为基准年,主要源自1949年以来,我国统计、农、林、水、环保、国土等部门先后开展过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调查,内容涉及农业、森林资源、土壤侵蚀、沙化、土地资源、农村面源污染等;遥感调查以1988年和2000年为基准年,提取分析土地退化、城市化、海岸带、湿地等专题信息;典型案例调查以我国目前突出存在的生态问题为对象,共设置一百多个典型区,其中跨省、跨流域典型案例数十个,包括森林、湖泊湿地、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利用、外来物种入侵、城市快速发展、海岸带、风景旅游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等典型案例。
《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上下)》是在《西部地区生态现状调查报告》《中东部地区生态现状调查报告》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生态现状调查成果和报告的基础上,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汇总编写而成。在全书修改过程中,又根据形势的变化,用2003年的数据对部分内容作了适当补充和更新。
【目录】
山东篇
1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
2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
3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5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
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安徽篇
1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绩
3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
7结论与对策

江苏篇
1江苏省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点
2生态保护与建设成绩
3生态环境现状及动态变化
4调查基本结论
5生态环境退化主要原因分析
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上海篇
1前言
2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3生态保护与建设
4生态环境状况专题调查
5生态环境调查主要结论及保护对策研究

浙江篇
1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成绩
3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4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5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江西篇
1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
2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
3生态资源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生态环境退化影响分析
5生态环境变化因素分析
6典型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7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8调查的基本结论

福建篇
1福建生态环境总体特征
2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3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成绩
4陆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5海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6生态环境退化对福建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福建生态环境变化的机制和驱动力-状态-响应分析
8基本结论
9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