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260 八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正中 著;王倩 译;何恩之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正中 著;王倩 译;何恩之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32586424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将石窟及壁画视作当地僧团独特修行方式的再现,目标是复原龟兹境内数处石窟寺院中僧团的生活。前两章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对龟兹古国八处主要石窟寺院遗址进行了复原研究,特别关注其布局和演变。他检讨了单座洞窟的相关问题,尤其重视曾受到较少关注的讲堂窟、大像窟和禅定窟。他探索了洞窟组合与组合类型以及组合构成区段的模式,认为每处石窟寺院是构筑龟兹国佛教有机体的一块基石。本书认为石窟整体,包括建筑、壁画及现已不存的塑像,是僧侣们精神生活的创造,是他们特定修行实践的有形展示。何恩之(Angela F. Howard)在第三、四章主要探寻串联龟兹中心柱窟内所有装饰的统一线索,她的研究重点在于特殊图像。

  本书对龟兹佛教特质的解读不仅依靠可以获取的考古资料,而且包括遗址中发现的文书残卷。第四章何恩之将这些残卷与特定的部派思想联系起来,以阐明龟兹国流行的佛教部派。除采用龟兹地区出土的残卷外,作者还主要参考了梵文文献,必要时也引用了汉译梵文原典。

  本书对龟兹佛教的研究几乎全部基于当地资料——洞窟、壁画、文书。然而也不忽略周邻佛教地区的可能影响,以印度为主,中原次之,我们尝试从龟兹作为接受者和转化者的角度来解读,进而指明龟兹佛教及其艺术在中亚的发展自成体系。
【作者简介】
魏正中(Vignato Giuseppe),意大利籍,美国芝加哥天主教神学联盟宗教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疆佛教、地中海、罗马帝国、丝绸之路等领域的考古研究,发表有专著《区段与组合——龟兹石窟寺院遗址的考古学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主编译著《梵天佛地》(图齐著,全八册)等。
【目录】
目 录

序言  i

凡例  iii

前言  v

 

龟兹古国的石窟寺院

克孜尔尕哈 7

森木塞姆 19

玛扎伯哈 29

克孜尔 36

托乎拉克艾肯  54

温巴什  60

台台尔 62

库木吐喇  66

库木吐喇沟口区  67

库木吐喇窟群区 72

龟兹石窟寺院的构成单元

洞窟命名 83

前室与连通结构 84

僧房窟 92

中心柱窟 95

讲堂窟 99

大像窟 108

禅定窟  123

洞窟组合  138

区段  142

石窟寺院之间的关系 145

禅修的视觉语言

不净观: 龟兹壁画中与僧侣持戒有关的禅修 154

中心柱窟装饰的新程序: 禅修的无声之语 157

舍卫城双神变的图像变化: 从叙事到符号 177

舍卫城大神变的“特殊图像”: 其在洞窟中的表现、布局及从佛 182

大像窟中化佛是否为舍卫城大神变的另一种解释 199

从施演神通到视觉力量: 宇宙佛  202

克孜尔第175 窟的佛陀是宇宙佛的另一种表现还是同源的另一形象  213

禅修产生的神奇地景 219

视觉语言的起源

奥秘文本与图像表现 229

龟兹艺术是否为犍陀罗文本与图像的再现 242

 

结束语 253

附录 258

附图说明 260

附表说明  272

参考文献 27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