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6 2.1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段金廒、周荣汉 著;段金廒、周荣汉 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9

装帧平装

货号下屋东架上

上书时间2024-05-18

天诺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段金廒、周荣汉 著;段金廒、周荣汉 编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9
  • ISBN 978751321355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36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中药资源学(第9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形成、种类构成、质量与数量组合、地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药资源学是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它主要授予学生有关中药资源学的科学性质、任务和发展,有关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特别是与药材产量与质量、可持续利用、新资源的寻找与开发利用等有关方面应重点研究与阐述。为了加深对理论部分的理解,教材介绍了一些实例(各论),突出介绍它们的某些特色,各校可根据本地区特点选择讲授。对于资源调查部分,同学可以结合野外实习,在实践中训练,在内业整理中加以提高。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中药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三、资源科学的学科分支
四、中药资源的范畴与特点
第二节中药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药资源学的发展及学科体系的形成
二、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中药资源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一、中药资源学的研究目标
二、中药资源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中药资源的种类与构成
第一节按自然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植物类中药资源
二、动物类中药资源
三、矿物类中药资源
第二节按社会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中医药体系中应用的中药资源
二、民族医药体系中应用的中药资源
三、民间应用的中药资源
第三节按生产特点和来源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源于野生和人工生产的中药资源
二、生物技术产品和替代性资源
三、国产与进口/引种的中药资源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第一节中药资源的分布
一、地势和气候特点
二、中药资源分布概况
第二节中药资源区划
一、中药资源区划的目的与意义
二、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三、中药资源区划系统
四、中药资源生态适宜区分析与中药材生产区划

第四章药材品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中药资源种质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中药资源种质的概念与范畴
二、中药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与保存
三、中药资源种质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第二节生态环境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气候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二、地形及土壤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三、生物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四、环境胁迫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人为因素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野生抚育及人工生产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二、人文社会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第四节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一、道地药材的特征、历史沿革与形成
二、我国道地药材的分布

第五章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与动态监测
第一节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二、中药资源调查的组织与准备工作
三、资源环境调查
四、植物药资源调查
五、动物药资源调查
六、内业整理工作
第二节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
一、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的基本原理与体系构成
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的信息采集与分析
三、资源动态信息的评价利用
第三节“3S”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第四节中药资源危机的预警系统
一、药用植物资源预警系统的建立原则
二、资源危机阈值的确定

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化
第一节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药资源开发量与其生态、更新相适应的原则
三、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遵循中药资源区域分布规律的原则
五、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
第二节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一、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二、植物性农药的开发与利用
三、食用色素的开发与利用
四、天然香料、香精的开发与利用
五、其他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节中药资源产业链的延伸
一、基于民族民间用药经验的延伸产业链
二、基于中药废弃资源化利用的延伸产业链
三、基于生物技术拓展的延伸产业链

第七章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中药资源保护
一、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二、珍稀濒危药用生物及其等级划分
三、中药资源保护的技术途径
四、中药资源保护对策
五、与中药资源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
第二节中药资源的更新
一、种群更新
二、群落更新
三、药用器官更新
四、中药资源更新的基本措施
第三节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
一、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法规及实施情况
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
三、中药材生产的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
第四节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与构成要素
三、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八章中药资源评价与管理
第一节中药资源的评价
一、中药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分类、方法
二、中药资源的数量和品质评价
三、中药资源的效益评价
第二节中药资源的管理
一、中药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中药资源的信息与数字化管理
三、中药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四、中药资源相关的知识产权

第九章中药资源品种代表性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彩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