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封全新|最后的武士 安德鲁 马歇尔与美国现代国防战略的形成
一个人能阻止的愚蠢,毕竟是有限的
¥
84
¥
72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 著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56495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2页
字数350千字
定价72元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塑封全新正版书籍
- 商品描述
-
[本书简介]
豆瓣评分:8.4
作者: [美] 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 / [美] 巴里‧沃茨(Barry Watts)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副标题: 安德鲁 马歇尔与美国现代国防战略的形成
译者: 張露 / 王迎暉
出版年: 2018-2-1
定价: 72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
ISBN: 9787501256495
2015年,美国珀修斯集团基础书局首次出版英文版。
201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版。
安德鲁‧马歇尔(Andrew Marshall)是五角大楼的一个传奇。他任净评估办公室(五角大楼内部智库)主任一职逾40载,辅佐12任国防部长和8任总统,始终位居美国战略思想前沿。在兰德公司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马歇尔帮助确定了美国核战略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赴五角大楼任职后,他又率先提出了“净评估”的概念和方法,由此构建了分析美国与苏联之间长期军事竞争的新的理论框架。冷战结束后,马歇尔通过“净评估”成功预测了军事方面新兴的颠覆性转变,包括新军事革命和中国作为美国重大战略竞争对手的崛起。
马歇尔之前的两位部下安德鲁‧克雷佩尼维奇(Andrew Krepinevich)和巴里‧沃茨(Barry Watts)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访了马歇尔本人,掌握大量一手史料,同时还得到史密斯基金会的资助,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首次通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关键的事件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来讲述马歇尔的故事。从大萧条时期在底特律的成长经历,到*终成为有影响力的美国
[本书书评]
北大战略研究丛书里,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
这本书是今年个人读到的质量最高的一本书,虽然目前才读到卡特时代,但必须写点什么给朋友们介绍这本佳作。北大这个战略研究系列的书里,莫姆耶尔那本是炒冷饭,军内早就出版过同一本书,我个人看过耶格尔的自传,也看过深入研究滚雷、后卫的书,对武大郎开店,排斥耶格尔和罗宾奥尔兹的莫姆耶尔实在缺乏好感。参联会史写的不错,中规中矩,但读完缺乏惊喜。美军眼里的中国军队,纯粹是本扯淡的垃圾书,反衬出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这个群体,充斥了多少尸位素餐的洋混子。而这本《最后的武士》,跟人认为,是这个系列里最好的一本,选这本书翻译引进进来,非常有水平。
对当代美国国防事务比较熟悉的话,不会对安德鲁.马歇尔的名字感到陌生,但说实话,在阅读本书前,我对其作为、成就及意义,也说不上有多少深刻认识。这本书里提到的安迪.马歇尔的一大帮同事、朋友、门生、下属,那些名声显赫的政界、军界高官自不必说,伯纳德.布罗迪,赫尔曼.康恩甚至安迪.马歇尔的晚辈威廉.奥多姆,这些赫赫有名的军事战略学者或军事研究者,因为其著作被译介的较早,我对他们的事迹或者著作都比较熟悉,但对安迪.马歇尔的却真的知之不详。
马歇尔最早用组织行为学分析苏联决策的人之一,这本书很好,信息密度大,质量高,篇幅不长,总共320页,翻译的很好,全书翻译水准可以和王振西当年翻译的同类题材比肩,目前只看到一处明显不准确的,没翻译准确海曼.里科弗海军上将的名字。书的内容不算晦涩,写的虽然是很严肃而且比较枯燥的话题,但写作水平很高,作者是安迪.马歇尔的门生,对其思想真懂真通,写的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读起来比较轻松愉快。
书里提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尼克松刚上台,很不满情报工作,让马歇尔找原因,马发现NSA给总统的报告最好,CIA最差,NSA关注总统决策,随时调整工作重点,CIA的王八蛋是根据NYT来调整工作重点的。CIA的王八蛋还从心里瞧不起总统,觉得他们才有权决定白宫该看到什么信息。基辛格骂,CIA给的东西还不如常看国际新闻的人看到的信息。个人窃以为,JFK时代和LBJ时代CIA工作的弊端是常春藤自由派精英把持的CIA,和雾谷精英们一个德行,精英自我繁殖形成建制派,既得利益很顽固,马歇尔承认CIA在事实问题上很老实,没有篡改隐瞒,但是从info到intell最重要的情报分析工作,却基本在梦游。詹姆斯.施莱辛格当CIA的局长,也没能扳过CIA里那帮混球自由派专家,按照组织行为学来分析,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型官僚机构里,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中层技术官僚,而不是高层管理者。
前几年我曾给澎湃历史写过一篇介绍麦克纳马拉的文章,其中简要介绍了麦克纳马拉引进的系统分析方法。说实话,在阅读本书前,我也没搞懂系统分析和净评估的差别,这本书将安迪.马歇尔搞得净评估和麦克纳马拉推的系统分析之间的差别说的比较清晰、透彻。
本书还简要谈美苏两大军事体系从思想和理论基础来比较差别的,虽然对熟悉该领域的人来说,特别是认真阅读过奥加尔科夫主编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和詹姆斯.邓尼根,雷蒙德.马赛多尼亚等人著作的人,对这种差别早就能体会到并理解,但看到这本书简明扼要写出来,还是非常有趣的。美苏军事理论核心的差别,极简表述可以这么说,俄国是自上而下,美国和北约是自下而上。毛子一直在按照唯物辩证法,尝试找到并准确把握打赢的客观规律,美国则强调发挥各级主观能动性,消除战争迷雾来达到既定目的,完成任务。让我边看边笑的是,毛子在中东战争后,还不认为自己的理论三观错了,而是公式不完善,以色列能打赢,肯定有公式还没涵盖到的地方——这和饿死人以后,不是理论错了,是经验不足,付出探索性代价了的认识一个德行,非得永不翻案的上来后才能推倒重来。
书里的梗很多,讲三个好玩的点,大约56年前后,当时SAC机队还是B47,RB47为主,还有300多B36,刚装备了一两个中队的B52,SAC请当时还在兰德的安迪评估美国核轰炸机队如何提高作战效率,他研究的结果发现,按照二战老思路,研究不同机种搭配和载弹是搞错方向,真正决定核轰炸战斗力的,是起飞基地和目标间距离等等因素,最终结论是,尽快淘汰B47,全换B52,这是最省钱的方案。
第二个,77年卡特刚上台,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让安迪研究B1轰炸机项目的价值,安迪从非对称思想出发,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美国搞什么武器系统,能让苏联花更多的钱与之对抗,结论是B1必须上,因为部署突防轰炸机队,苏联就得部署更庞大,升级更复杂的防空系统,花钱要比美国部署B1花的钱多的多——但是,卡特这个傻逼次年否决了B1,转为ICBM,让安迪和布朗都震惊。
第三个,拉姆斯菲尔德在75年当国防部长时,鉴于当时苏联远洋海军迅速崛起,美苏海上力量相对优势对比下降,让国防部三队人马牵头研究,海军下一步怎么搞,能继续保持美苏对比中的优势,三队人中,一队是DOD系统分析项目部的,一队就是安迪的人,系统分析部的人很恼火,认为安迪的净评估的人掺合进来是抢他们的地盘。报告弄出来给拉姆斯菲尔德汇报,系统分析部的人,汇报内容是美军应该造什么什么船最省钱,最有效,拉姆斯菲尔德听的不耐烦,打断了他们的话,让安迪的小组讲,净评估办公室是从美苏长远经济,技术,战略竞争角度宏观对比分析的,结论是,美国要重点搞三个相对优势领域,核潜艇(静音),精确制导,海上远程兵力部署投送,这三个方面,美国有技术和经济优势,苏联绝对赶不上,净评估从宏观和长远角度指出症结,具体怎么解决问题,由部长定,皆大欢喜。
这书里提到,苏联从40年代末开始发疯一样的搞遍布11个时区的防空系统,到60年代基本建成时,在防空系统上花的钱比苏军同期在进攻性核力量上花的钱还多,而防空系统还得不断更新升级,美国给苏联放血最好的办法,就是花相对小的代价搞进攻性突防型战略武器系统,让毛子继续花钱——安迪、詹姆斯.施莱辛格都坚信,苏联经济绝对不如CIA说的那么好,军费投入绝对比CIA估计的高得多,不断诱使俄国人放血,在经济上拖垮他们,这两个人都是在艾森豪威尔时代就相信这点,并且在60年代末就坚定认识到这是美苏冷战取胜的关键的。当时CIA和国务院的王八蛋专家都坚持认为苏联经济很好,是美国三分之二,军费投入不高,顶多6%。艾森豪威尔50年代末就在卫星事件后坚信,大批国防、情报界高官都远远高估了苏联,低估了美国的实力,他在警告要警惕军工复合体威胁时曾评论,大意是一个抽水马桶都没有的民族,怎么可能在维持庞大军队同时还能有余力发展经济呢?可CIA和雾谷精英们就是坚定认为苏联形势一片大好。安德鲁.马歇尔是不断自学并垮学科转行过来搞国防战略研究的人,他的敏锐见解构筑在广阔且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怀疑精神与注重实证的习惯上,就像艾克说的,美国人民相信常识,象牙塔里的知识精英鬼扯的居多。
-东德书局
用心为您描述每件宝贝
只有精品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