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正版|古埃及亡灵书

死亡不一定是结束,而是追求重生的开始

29.9 7.7折 39 九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福克纳著/文爱艺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46302249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3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铜版纸

页数293页

定价39元

上书时间2024-06-16

东德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脊底部磨损破损,书体有污渍,内页无写划,整体自然旧
商品描述
[本书简介]
豆瓣评分:7.1
作者: 福克纳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 2010-03
页数: 293
定价: 39.00 元
装帧: 平装

《古埃及亡灵书》是一部古老而宏大的诗歌总集,共二十七篇,包括咒语、赞美诗、冗长的开释、各类礼仪真言、神名等,它们一般都被镂刻或书写在金字塔或坟墓的壁上,有的则印在棺椁或镂于精美的石棺之上。因为原文是象形文字,早已失传,十九世纪初发现象形文字与科普特文(一种希腊文字为主的文字)对照的碑文,才得以破译。 目录前言 图解资料来源 导言 符咒列表 符咒 献给太阳神拉的赞歌 献给奥西里斯的赞歌 术语表

[本书书评]
《亡灵书》写了什么?历史书告诉我们,它是一本写了几百年的“来世咒语”——一本“死后百科”和“升天指南”。文学史告诉我们,它是一本可以和《奥义书》、《吠陀》、《摩诃婆罗多》并称的人类早期智慧的结晶。而在这些定义同时,《亡灵书》的更多意义也同时被遮盖掉了。
叔本华说“对死亡的恐惧是哲学的开端,也是宗教的最终原因。”也就是说,一种相信不朽的宗教的起点,必然是对死亡的极端恐惧。作为对死后仪式最讲究的一个民族,古埃及人不仅发明出了及其繁复的步骤制作木乃伊保证此世(身体)的不朽,也发明了这样一本书来引导人来世的复活。The Book of the Dead,字面含义“死人的书”,但它不可能是“死人写的书”,而是“活人假托神写给死人的书”。这样,它本身就是古埃及人对生死的一种诠释。然而,这样一本书读给谁看呢?对古埃及人来说,《亡灵书》最早类似于国王权贵的“来世护照”,而后逐渐通过书吏的抄写、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全民通用的“超度大典”。而这个漫长、复杂的世俗化的过程,也注定为《亡灵书》带来深刻的复义性。这里就以福克纳翻译的安尼纸草版本为阅读文本,展开我在《亡灵书》阅读过程中展开的一系列思考。

一、对“灵魂”的考察
古埃及人认为,灵魂会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载体,在阳世、阴间以及再生后的世界演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这是灵魂的不朽。因此,每个人的灵魂都以三种方式存在着:“卡(Ka)”——灵魂的外相、特性和德性,阳世身躯的动力和源泉;“巴(Ba)”——卡飞升后的延续(《安尼纸草》中的人首鸟躯);“科胡(Kehu)”——经审判后,和神灵共居的灵魂。
《亡灵书》中出现了明显的heart/spirit的二分法。“心”类似一个“前世记忆储存棒”,基本的作用是用来审判。30B咒叙述了对死者的审判,死者祈求心不要出卖他“不要做反对我的目击者,不要在审判中反对我,不要在宇宙的权衡者面前反对我,因为你是我身体里的卡,我各部分的保护者” 。
而“精神(spirit)”的出现则是一种人格化的形象。咒133(Writhing for make a spirit worthy)中,叙述了如何让“精神”飞升(生效/复活?)的方法:将“精神”的“形象(image)”放进拉神的心中,让他看见 。进而,死者的“精神”便可以和神的“精神”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拥有权力的个体,成为众神的一员 。
由此可见,heart更接近于“卡”,而spirit更接近“巴“,是死者进入他界和成为神之一分子的关键。而在上边30咒中提到的奥塞里斯等神是死者的审判者,同时也是秩序/平衡的保持者(Keeper of Balance) ,17咒是对他界之神奥塞里斯和死亡之地的一个详细介绍。结尾处介绍道“如果一个人在净化过程中说了这个咒,就可以在来世获得任何他想要的形态。任何人如果每天都念诵,就可以在世间活得强壮,什么邪恶的东西都无法伤害他、阻碍他去来世的路” 这就是29咒中提到的自由的“像一个活灵一样去往来世生活” ,这便是最接近科胡的形态。我认为《亡灵书》中,“精神”上还有更高的精神——“Equipped Spirit“,这是在人神交流中完成的 。

二、对“他界”的伦理学考察
《亡灵书》实际勾勒出了一个灵魂漫游的过程,精神在他界中的漫游类似于《神曲》中的飞升。冥界既被表述为“Other World”,而其中遇到的阻碍则是《亡灵书》的主题之一。在灵魂在他界的漫游里,很难辨认出“灵魂的诉求”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死者似乎并不想去获求本体论层面的关于自我/来世/神灵的知识,因为它们要面对的问题是众多的。这个他界并非有着绝对的和平幸福,死者无限地接近神明甚至与之融为一体。相反,这个他界是困难重重的,《亡灵书》产生的目的便是保护这些死者的灵魂:脆弱的他界中的他者。学习阅读、背诵神明/看门人的名字似乎成为一种必要的应试准备,或者更确切的说,应“恶”准备。
这里,我们不得不进入一个人/神伦理学的范畴。
在古埃及是没有一个“书生”/“哲人”教书育人的传统的。和古希腊的诡辩风气相比,古埃及人更喜欢整理过去先人的智慧,而这种重视传统的学术风气使他们将过去视作珍宝,而这在另一方面也是的对现世的道德行为/纪律约束对于生活本身不那么重要(既然完全地肯定过去)。在现世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不一定是被规定为“对某条法律的僭越”,除非这种行为已经造成了一种足够大的冒犯甚至于激起平和的埃及人的声讨。但即使这样,也会有人从中保全性命。通常,如我们在《亡灵书》中所看到的,强奸、偷窃神的贡品、诅咒国王的名字等等行为足够使一个人走上法院,这种结果的严厉性不在话下。寻求/面对判决(不论是在乡村庙堂还是官员的办公室里)都是埃及人日常经验的一部分。
而在死后,他界的平衡首先通过一种伦理性的审判对死者的筛选来完成,如125咒中试图将死者 “从他所有做的邪恶之事(of all the evil that he has done)”中净化。古埃及人的视角中,伦理的正反两面往往可以相反相成的,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不好行为都可以被发现和承认,另一方面他们又去寻求躲避已有事实带来的惩罚的途径。这样一来,古埃及人就可以在二者的夹缝中逃出这样一种伦理困境,在宗教理想和世俗价值之间过一种“没那么大过错”的生活。
避免惩罚的途径之一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在14咒(spell for removing anger from the heart of the god)中,死者承认自己隐瞒了错误,这激怒了奥塞里斯,但后来奥塞里斯又原谅了他。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承认”释罪,其中不包含有任何的神秘之事或者魔法成分,而只是一种基于“语言”层面的悔罪和原谅——这种看似简单、善良到不可思议(甚至无常)的行为其实折射出了古埃及人对语言透明性及其神圣性的认识。透明的语言是不可欺骗的,欺骗者本身被置于这样一种“背叛语言”的境地中——背叛“语言”就是“渎神”。
另一种避免得到惩罚的途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错误的行为。84咒里,死者狡辩道“错误的行为发生在昨天,而它已过去” ,甚至强调对错误的放弃是正确行为的开端。这种辩证的表述也出现在神的自我认识中“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不同了” 。
而125咒几乎列出了一个完整的“生前错误”列表,可以让我们一窥古埃及人的道德观——他们兴许期望通过这样一个列表来禁止某些行为的发生。通过简单的归纳,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错误可以分为“错误行为”和“不端品质两种”,而错误行为(如偷、抢、倒卖粮食,偷贡品、破坏贡品)都是建立在一种不端的品质上(如功利、易怒、说谎、滥用暴力、吹捧奉承、混淆是非、忽视真理、肉体淫念),其世俗的伦理指向虽然建立在崇敬神明的基础上,却在外延上远远更为得到重视。而在语言学上应该指出的是,而这个列表以否定形式出现,其中的时态被一些学者解读为“You shall not”而不是通常译本中的“I have not” ,这更贴近一种“圣谕”般的伦理训导。和天主教等信仰强调的忏悔机制不同,古埃及人似乎在面对/承认错误上有一种暧昧的双重标准,这种标准也体现在第30咒里,死者试图阻止自己的心说出不利于他的话,即他所犯的错误 ,这种“违心”已经触犯了125咒的“说谎”这一重要的错误,而众神还是认为“他的行为并无过错,是平衡的,他并没有被发现凡有过错。 ”,而这个十分暧昧的“平衡”一词,似乎也可体现出了古埃及人骨子里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情怀。

三、“他界”的形式与秩序
这里,我们第二次遭遇这个“秩序的保持者”。埃及人认为(几乎所有的宗教理论都认为),神的伦理属性根本在于他的公正 ,而非正义的神的存在 则使我们看到神的世界作为形式的他界的复杂性:创造之神和毁灭之神同时存在,就如太一(Great One)和的大破坏者(Great Demolisher)可以在最后在78咒的最后达到和解,他界中的平衡是一种内在性的平衡。而神在《亡灵书》中直观地表现为一种形象,居于白昼的神是可被看见的spirit,而居于黑暗的神如Seth就像1B咒中所说“他的声音可以被听见但他不能被看见” 。
通常,荷鲁斯和赛特的争论结束于众神的审判,而在死亡后的“他界”中,类似的众神审判也会对亡灵发生,通常由奥塞里斯作为“Lord of Truth(或Justice)”主持。在死亡这个问题上,古埃及人希望他的生前生活得到新世界中的重新评估。这个“称心”的环节不断地化为图画出现在《亡灵书》中。

-东德书局
用心为您描述每件宝贝
只有精品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底部磨损破损,书体有污渍,内页无写划,整体自然旧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