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封全新|深井效应: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未来健康
  • 原封全新|深井效应: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未来健康
  • 原封全新|深井效应: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未来健康
  • 原封全新|深井效应: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未来健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封全新|深井效应:童年创伤如何影响未来健康

一记给父母、教育者和社会的警钟

108 79.9 全新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拿大]娜丁·伯克·哈里斯著/林玮 /卓千惠 译/湛庐文化出品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01165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2页

定价79.9元

上书时间2024-05-18

东德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塑封全新未拆封
商品描述
[本书简介]
豆瓣评分:7.5
作者:  伯克哈里斯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20-05

为什么2岁半的小女孩莉拉体重过低,发育迟缓但补充营养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为什么7岁小男孩迭戈体检一切正常,但骨骼发育只相当于4岁儿童?
为什么42岁佩蒂和肥胖斗争几十年,多次减肥成功又复胖?
人们大多认为成年身体变差,只与行为有关。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深井效应》从一个 人、一个社区开始讲述一系列有关童年不良经历的故事,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30000份案列研究,揭示了童年不良经历对未来身体健康的深远影响,总结了十大危害性童年不良经历,修订和完善了可科学筛查童年不良经历的问卷,并呈现了临床验证过的六大拯救未来健康的方法。
这不仅仅是一场哈里斯医生寻找致病源头并致力改善的探索之旅,更是一记给父母、教育者和社会的警钟。它首度聚焦童年创伤和未来身体健康的关系,打破医学和心理学的壁垒,跨学科发起一次关于我们的童年、爱、疾病和未来的深入思考。
对父母和教育者,这本书用科学实证让大家明白,避免童年创伤是每位养育者的教养底线;对每个有过艰难童年的成年人,这本书让我们用科学识别、改善并治愈童年对我们身体的伤害;对医生及心理师,这本书揭示越过疾病寻找源头,才是有效治愈的前提。
.
【各方赞誉】
.
《深井效应》这本书让人赞叹之处在于,作者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重要、前沿的问题,那就是儿童时期遭遇心理创伤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
——仇子龙
中科院神经所高级研究员、《基因启示录》作者
.
童年是我们自己无法左右的成长,但它在心里留下的痕迹会影响人的一生。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一个健康的未来。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年,护佑孩子一生?《深井效应》会刷新我们对童年影响的认知。
——雷秀雅
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教授、
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干预中心发起人
.
在《深井效应》一书里揭示了对童年创伤的新知,也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了解这个特殊因素的认知框架。它是一本教育工作者应该好好读一读的通识读本,它能让教师更理解学生,并可能成为学生人生里至关重要的“吹哨者”。
——田健东
外滩教育创始人、知名媒体人
.
《深井效应》从一个临床医生的视角,为读者揭示了,成年后的种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源自于童年时代遭受的逆境。本书启发成人再重新思考,为孩子准备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童年生活。
——吴永和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学研究所博士
《蒙台梭利家庭方案》作者
.
《深井效应》是每个家长都该读一读的“养育底线说明书”!
——叶壮
青年心理学者
一刻演讲人
《21招,让孩子独立》作者
.
《深井效应》给教育从业者、心理学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武器,它是一本值得常放手边的“工具书”。
——唐映红
青年心理学者
知名心理学科普作家

[本书书评]
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更是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这不是指物质上的起跑线,而是指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和安全基地,而这会是孩子最坚实的铠甲,保护他能够较好的应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1.为什么叫深井效应
“深井”是一个借代,来自1854年伦敦的一场霍乱。在所有人都支持霍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瘴气理论”时,斯诺医生调查发现地图上的高死亡率区域围绕一口井。这口井正是霍乱之源。

而童年不良经历和毒性应激反应也可能是对我们生理和心理产生某些影响的源头。

2.什么是毒性应激反应
原文有一个比喻非常形象,人类的远古基因中带有或战或逃应激反应,这样的基因使我们能够无数次的逃离生命威胁而存活下来,但在现在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的基因却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因为它会被很多日常中并不威胁生命的情境所激发,如果应激后没有很好的进行抚慰,就会产生毒性应激反应。以下原文:

“这样想吧: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森林中,森林里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熊。有的熊叫“种族”,有的熊叫“贫穷”,有的熊则叫“暴力”。不管你遇到了哪种熊,都会触发你的应激系统。不幸的是,很多住在森林里的人也许同时面对着“贫穷”“种族”和“暴力”三种熊。对他们来说,那是一面又一面的墙。但是,还有的熊也可能叫“父母有精神疾病”“父母离异”或“父母药物上瘾”。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贫穷”“种族”和“暴力”的熊,却深受“父母有精神疾病”“父母离异”或“父母药物上瘾”等熊的困扰。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认同珍妮最后一部分陈述。因为受到童年不良经历和毒性应激反应影响的并不只是黑人,也有白人,也有在现场的人。”

3.长期暴露在应激源下,会产生毒性应激反应,以下是十种来自于家庭的应激源,即童年不良经历:

1. 周期性情感虐待;2. 周期性肢体虐待;3. 身体接触式性虐待;4. 疏于照看;5. 情感忽视;6. 家中有人滥用药物,如与酗酒者或药物滥用者同住;7. 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如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或有自杀倾向的人同住;8. 母亲被家暴;9. 父母离异或分居;10. 家庭成员有犯罪行为,如有家人入狱。

但如果扶养人能够对孩子有稳定的支持,就能很好的缓解应激反应的影响,使孩子形成良性应激反应。

“在婴儿期遭受童年不良经历与生长延迟、认知延迟、睡眠中断有关。在学龄期,童年不良经历可能导致哮喘发病率增高,对哮喘抢救药物反应较差,发生病毒感染、耳部感染和肺炎等感染的概率增高,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较多。对于青少年而言,童年不良经历意味着肥胖、欺凌、暴力、吸烟等事件发生率较高。”

4.儿童的毒性应激反应,也被称为没有缓冲养育者的情况下大脑和身体的长期变化。父母要做孩子的天然解毒剂。

5.怎么能做好孩子的天然解毒剂
首先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父母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好孩子;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状态,及时给予反馈和抚慰,包括拥抱、亲吻、倾听、交谈等,不要让孩子在经历了艰难的一天后被冷漠对待;再次,父母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一员,坦诚的跟孩子谈论一些创伤或是艰难的话题,因为,如果孩子没有能够得到一件事情的明确解释时,他们会自己编造出一个解释,而他们编造出的往往是:是我让它发生的。孩子会把一切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而无法摆脱负疚感。

6.对于有毒性应激反应的人,可以通过改善六个方面的情况来进行改善:睡眠、运动、营养、冥想、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7.每一项医学的进步都是基于大量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死亡的基础上的,比如书中讲到的新生儿胆红素检查和足跟血检测苯丙酮尿症,只要很低的成本却能排除可能给孩子一生带来痛苦的可能性。

8.重要的不是生活给予了你什么,而是你如何利用给予你的东西
“我并不认为,和童年不良经历一起长大的人必须“克服”童年影响。我也不认为,忘记童年逆境或责备它是有用的。首先,我们应既不将其影响和风险视为悲剧,也不看作童话,而是当作介于两者之间的有意义的现实。一旦你了解了你的身体和大脑在特定情况下是如何反应的,你就可以在处理事情时保持主动。遇到能触发应激反应的因素,你就知道如何支持自己和你爱的人。”

之前看《被讨厌的勇气》的时候,书里说过去和未来都不能决定你,只有此时此刻才能够决定你。而看很多其他书都在讲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你,这两种观点一直在打架,总是觉得有些矛盾,看到这一段,心里有种释然。释然在于过去并不决定你,不是否认过去,也并不否认过去对自己的客观影响,而在于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去,不因为过去否定自己、责备自己、责备别人,而是接受这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进而能够毫无负担的过好每一个当下。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不在于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利用所给予我们的这些。

-东德书局
用心为您描述每件宝贝
只有精品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塑封全新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