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 苦水音乐(库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苦水音乐(库存)

人渣也有悲伤,负能量也是能量

118 32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沈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查尔斯·布考斯基/巫土/杨敬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35637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07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8页

字数130千字

定价32元

上书时间2022-09-20

东德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近全新无瑕疵,保存好的二手书
商品描述
[本书简介]
豆瓣评分:8.3
作者:  [美] 查尔斯·布考斯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Hot water music
译者: 巫土 / 杨敬 
出版年: 2013-8
页数: 28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布考斯基作品集
ISBN: 9787549535637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1994),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小说家之一。阿尔贝•加缪称他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时代周刊》评论他是美国底层社会的桂冠诗人。他的创作继往开来,独树一帜,被誉为“地狱的海明威”。
布考斯基年轻时做过洗碗工、卡车司机、邮差、门卫、仓库管理员、电梯操作员等多种底层工作,其写作的主题大多源自他的生活经历。
布考斯基善于洞察生活本身,《苦水音乐》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侧重描写社会边缘人的生活。落魄作家、无业游民、酒鬼、妓女,是布考斯基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的生活卑微、肮脏、甚至疯狂,但现实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书的出版,美国成立了一支同名的朋克摇滚乐队,名噪一时
[本书书评]
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写过一首诗,题为《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听查尔斯·布考斯基一夕谈)》(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An Evening With Charles Bukowski]),该诗取材于一场1972年的文学讲座,主讲人是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一位年长卡佛18岁、曾被他视为“英雄”的作家。其实这两位作家有颇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曾挣扎于社会底层、生活一度潦倒,他们都既写小说也写诗,作品紧扣现实、文字风格简单直白,除此之外,两人都(至少曾经)是著名的酒鬼。卡佛的这首诗几乎完全由布考斯基天马行空的话语片段拼贴而成,诗中并没有具体提到讲座结束后的一个小型派对,但当时的场面在卡佛的传记中有所记载:“人们看见布考斯基喝着各种各样的酒,他抱怨、吹牛、咒骂;很快,随着他醉得越来越厉害,他抓住那些女孩子,用他那张胡子拉碴的脸去亲她们的脸……女孩子们尖叫着跑出屋子……”。

美国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虽然上承海明威、亨利·米勒(Henry Miller),下启以卡佛为代表的所谓“肮脏现实主义”,但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上这位作家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这或许与此人的举止和名声多少有些关系。然而布考斯基拥有大量粉丝,尤其是在欧洲,他甚至享有近乎摇滚巨星的地位。这位作家的书在美国之外早已拥有百万销量,如今他的作品终于被正式译介到中国大陆,而新近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苦水音乐》(Hot Water Music)正是一窥此人独特风格的一个不错选择。

《苦水音乐》收集了作者的35篇小说(文章次序与英文版不近相同,一篇题为《你读过皮兰·德娄吗?》的小说大概因内容过黄未被收入中译本)。对于熟悉当代英美“纯文学”的读者来说,初读布考斯基的短篇可能就像初尝某种来历不明的私酒,这种酒包装粗糙、味道很冲,一不留神喝上一口,有人可能会大声叫“爽”,有人则可能被呛得直咳嗽。说到酒,《苦水音乐》是一本“酒量”极大的小说,全书三十多篇小说中仅有一篇对酒只字未提,其余所有小说都提到了酒,书中人物总是在不停地喝酒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其中不少故事就直接发生在酒吧里。《在街角酒吧喝啤酒》、《好一场宿醉》、《长途酒醉》——单是这些小说的名字就已经酒精含量极高。

除了酒,全书有超过一半的小说在情节上涉及到性,程度或深或浅,但语言直露,荷尔蒙气息浓厚,多为肉欲,少有情感。此外,小说中颇有一些挑战禁忌的情节。《好一场宿醉》涉及性骚扰未成年儿童;《沉沦与堕落》中有乱交和吃人肉的情节;在《父亲之死 Ⅰ》中,主人公在父亲的葬礼上邂逅了他老爸生前的情人,二人在父亲的床上寻欢,以至于错过了下葬仪式。布考斯基笔下的很多人物用“流氓”、“混蛋”来形容大概并不为过,他们对女性言语轻浮、动手动脚,为了过好日子不惜“吃软饭”,毫无缘由地恶语伤人,随时可以和自己朋友的女人上床……

和卡佛、海明威的小说类似,布考斯基的叙事语言也属“极简”一派,然而这种极简已经向简陋逼近:几乎没有复合长句,几乎没有比喻,几乎没有任何“文学描写”。相比之下,虽然同样关注底层人物,卡佛小说的主人公多属蓝领,布考斯基则更乐于描写落魄作家和其他边缘人物。海明威虽然披着“硬汉作家”的外衣,但其短篇小说很多写得优雅而抒情;卡佛的笔调更现实、更严酷一些,但也时常流露出柔软的一面,经常安排笔下性情愚钝的小人物在某个偶然事件中达到某种“顿悟”式的精神升华。事实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对生活本身进行切片、放大的写法,其聚焦点往往是某个特殊时刻,在情节上大多涉及“变化”——书中人物在这一刻和世界的关系、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某种改变。可是到了布考斯基这里情况却有所不同:他的短篇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变化的:在故事开始时主人公是个混蛋,当小说结束时他还是那个混蛋,精神上并无感悟,内心世界的结构原封不动,只不过是多喝了几杯酒、多打了几个炮而已。

然而布考斯基的小说散发着某种特殊的、力道颇为强劲的能量。归根到底,负能量也是一种能量,甚至可以震撼人心。像这种充斥着醉酒、肉欲、脏字,挑战各种禁忌的小说,其阅读快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感官刺激——这完全不难理解,但这些并不足以让读者有所触动。本书有一篇小说题为《人渣的悲伤》,这个标题也许最接近布考斯基小说的主题,而这些小说中表现最多的其实就是痛苦。精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往往是那些把痛苦发掘和展示得非常精彩的小说,而小说格调的高下与书中人物的生活方式、道德水准并无直接关系。布考斯基用其直白、冷峻甚至近乎粗鲁的文字展示的是一种处于堕落边缘和绝望边缘的生活状态,他不评价、不抒情、不给笔下人物安排任何超越现实的希望(甚至还经常添加一些幽默),于是他的小说十分“糙”,十分真实,也十分够劲儿。

(注:感谢思郁兄在本文相关资料方面的帮助。)

原文链接:http://www.bimuyu.com/blog/archives/213492226.shtml

-东德书局
用心为您描述每件宝贝
只有精品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近全新无瑕疵,保存好的二手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