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恩佑批点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

2000000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洙,白恩佑

出版人金阊书业堂

年代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1763)

纸张白棉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集部>总集

尺寸28 × 16 cm

册数2册

上书时间2023-12-17

佳兴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白恩佑34岁时批点,三百首唐诗每首皆有,批语妙语连珠,书法俊秀洒脱,上有“白恩佑印”(其名)、“兰岩”(其字)、“石仙”(其号)、“东湖龙白堡”(其家乡)等印章,有“读书养气”“坐卧群书内”“贵相知心”等闲章。另,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也很少见。唐诗三百首乾隆本极为少见,而嘉庆元年本则为有确定年款的、最接近原本的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注释本众多,但原本原貌却逐渐失传,甚为惋惜。通过嘉庆元年本,诸位读者仍可窥见其原始文字。
商品描述
白恩佑(1808—1880),字启南、兰岩,号石仙,晚号石翁,山西介休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生于山西省介休县东湖龙村白堡。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十七年(1837)举人,后师从晚清名臣徐继畬,究文法、文境及博考古今政学源流。两年多的学习,使白恩佑不仅在文法、文境、文章等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而且为之后为官为人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39岁的白恩佑参加科举考试,终于取得殿试“二甲第五十四名”、朝考“一等第十四名”的成绩。自此,踌躇满志的白恩佑结束了漫长的求学历程,迎来了他的为官生涯。
二十七年(1847)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旋入军机章京,后历官礼部郎中,会考御史、江南道监察御史。咸丰十一年(1861)督湖南学正,同治七年(1868)简授湖南长宝盐法道。为官数十年颇有政绩。同治十二年(1873)以足疾请解组,闭门却扫,以文字自娱,与海内名流以诗篇相唱和。
因白恩佑一生廉洁奉公,数次受到朝廷表彰嘉奖。2023.12.13—2024.2.29,湖南图书馆举办的《千年廉脉一一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展》有白恩佑的荷花图扇面一幅。民国《山西献征》将其收录于卷六《文学》,民国《介休县志》将其纳入《乡贤录》。
白恩佑在诗词书画方面造诣颇深,擅长山水树石,工书画。书法师欧阳询、董其昌,隶书有《史晨》、《校官》碑笔意。画山水拟李营邱而具恬静气,,然不常作,寻常应酬但作兰竹菊及小品花卉蔬果,亦饶蕴藉气,称逸品。遗著有《进修堂诗集》十四卷、《进修堂古文学制》一卷等。
白氏书法,大眼望去,似不见有奇特之处。字字分离,极少明笔连带;自首至尾,,俱有板有眼平实写来。虽是草书,却无一处跳踉狂悍之态。绵密的体势,阔落的字距,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简远高古、蔼然可亲之感。虽有变化,然变不逾常,活泼生动的笔触中流淌着一派中庸祥和的书卷气息。通过书法透漏出白恩佑丰厚渊赡的学养,高雅不俗的性情,以及坚实的控笔御墨能力。白恩佑行书横幅《扬州纪事》,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白恩佑是白伯骅的曾祖父。
白伯骅,中国著名人物画家,194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
1972年师从著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真传。作品“尽精刻微”写实传神。
1990年秋赴日本名古屋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冬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个 人画集。
1995年春应美国苏富比拍卖行邀请赴香港、纽约、华盛顿、旧金山等地进行艺术考察。
1998年由北京荣宝斋主办,北京文雅堂协办举行“白伯骅新作展”。8月荣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所颁发的20世纪成就奖。
1999年3月再次赴日本名古屋举办个人画展。
2001年10月在韩国举办的韩国、中国、日本国际美术交流展中荣获大奖。
在白伯骅的作品中,根据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美人王昭君、貂蝉、西施、杨贵妃,被他的传神之笔刻画得入木三分,气韵生动,光彩照人,呼之欲出。昭君怀抱琵琶,手牵骆驼,风尘仆仆,坚定异常;漫天的风沙也掩盖不住她迷人的容颜。貂蝉拜月,心诚无限,在皎洁的月光衬托下,显得楚楚动人。西施浣纱,轻盈无比,湖光相衬,飘飘欲仙。贵妃醉酒,醉意朦胧中,显示出惊世骇俗的妩媚,形式还原,意韵十足。在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一展风彩,以惊人的价格拍卖成功。

白恩佑的父亲白士珍(1767-1826),字希甫,号香田。嘉庆庚申年(1800年)举人,官至户部郎中。在嘉庆版、光绪版《介休县志》均有其传,民国版《山西献征》载有白士珍生平,言其待人和善,不设城府,不立崖岸,教育子女循循善诱、不过为苛责,为人慷慨,乐于助人,谦虚谨慎、终身不自以为德。其母李恭人出自介休望族李氏,曾祖李文才、祖父李日丽、父李堉、叔兄李守愚、李敦愚等皆为介邑名流。李氏官宦豪门,且有诗书《如兰集》等传世,在乡均有名望。光绪《介休县志》卷三《人物志》中对李氏家族有长达十七页的记述。

研究白恩佑,目的是通过他一生的治学、做官、做事的风格,来了解清末中层官员的生存环境及其道德人生,并以其为典范了解晚清时期普通士大夫的情怀与操守。

附:徐继畲(1795-1873),字松龛,山西五台县人,晚清名臣、学者,《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并为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徐继畲的父亲徐润第,乾隆末期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后开缺辞官后到晋商巨贾介休北贾村侯家开馆育人,不幸于道光七年(1827年)在介病逝。回乡守制的徐继畲,受邀在侯家继父业继续执教。因白恩佑的叔祖公白竹轩与徐润第、徐阊第弟兄有旧交,白恩佑便被介绍至北贾村“竹心书斋”徐继畲门下就读。据《年谱》载,徐继畲在介休执教仅两年六个月,其所带门生共四十余位,但“升学率”相当高,先后中得举人者七名,其中有四人考中进士。其中介休霍村人张春霖、白恩佑、郭永锡,定襄人梁述孔等考中进士,王五诚、张汉槎、郎梦元中得举人。

白恩佑轶事
谏言更改清廷运,为官唯有忠清廉
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至咸丰十年(1860年),白恩佑成为庶吉士后的十余年间,均在京朝中为官,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子监学正、工部屯田司主事兼水司行走、御史军机二班成员等职。白恩佑在监管皇家工程期间,严格办事,恪尽职守,亲自验收礼部工程,严禁施工者偷工减料,禁止管理者中饱私囊,曾言“余只自洁其自身,并非欲发大难之端也”。在督派天坛工程时,白恩佑查验发现实际木料数目比原先有所减少,将工头训斥一番后,责令其补足所缺木料。但工头却说“老爷虽不要钱,但坛内官及太常寺尚有花销”。面对众多官员相互勾结、贪污腐化的现状,白恩佑自知难以扭转,但他始终坚持“总之我不要二成,将此用到工上,自然绰乎有余矣”。既然不愿同流合污,只能做到洁身自好了。清末官场多腐败,不少官吏损公肥私、收受贿赂,而白恩佑的清廉正直实乃一股清流。其认真职守老成谋国的工作态度,虽招来不少人侧目,但也得到了军机处祁寓藻等人的青睐。
咸丰三年(1853年),四十五岁的白恩佑进入军机处工作,适逢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军务十分繁忙。咸丰五年(1855年),清廷计划让曾国藩担任湖北巡抚,而白恩佑向时任军机处总领的恭亲王奕诉陈述自己的意见,认为派曾国藩任巡抚不妥。奕诉问为何,白恩佑认为,曾国藩的专长在于带兵打仗,不在于地方治理,“或有鉴于江忠源。”奕诉问何也?白恩佑答道:“江忠源之才本可办贼,惟与以巡抚,则有城守之责,故为贼围城而救兵不到,庐城遂至失守,将江忠源糟蹋在内。”江中源本是征剿太平天国的一员大将,后授予安徽巡抚,不久前在安徽庐州受到围攻,致使其兵败自尽,使清廷白白损失一位将领。按照清代律条,地方官员战时若弃城逃跑是死罪,如曾国藩也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战死,要么朝廷杀头。奕诉沉思良久,采纳了白恩佑的建议,改授曾国藩为兵部侍郎,任命陶恩培为武汉巡抚。未曾想仅过几日,太平天国军又一次攻陷武汉,陶恩培自杀。若不是白恩佑的建议,自杀的说不定就是曾国藩。而正是曾国藩后来为剿灭太平天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白恩佑一条建议不仅影响了曾国藩的命运,更延续了几十年的清廷统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白恩佑34岁时批点,三百首唐诗每首皆有,批语妙语连珠,书法俊秀洒脱,上有“白恩佑印”(其名)、“兰岩”(其字)、“石仙”(其号)、“东湖龙白堡”(其家乡)等印章,有“读书养气”“坐卧群书内”“贵相知心”等闲章。另,嘉庆元年版唐诗三百首也很少见。唐诗三百首乾隆本极为少见,而嘉庆元年本则为有确定年款的、最接近原本的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注释本众多,但原本原貌却逐渐失传,甚为惋惜。通过嘉庆元年本,诸位读者仍可窥见其原始文字。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