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图品相以图为准

15 3.1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俊国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5

上书时间2024-06-26

书圣轩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俊国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468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 字数 2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以“都市审美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目标,以海派文学的叙事方式为重点研究对象。《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凡五章,分别研究“技术大地化:海派文学的物态化叙事”,“都市梦魇:海派文学的超验叙事”,“洋场风流:海派文学的唯美—颓废叙事”,“都市女体:海派文学的女性身体叙事”,“市民空间:海派通俗文学的多重叙事方式”。通过对于20世纪30—40年代海派文学的五种叙事方式的深度研究,旨在探索中国文学的都市叙事方式及其都市审美诗学。
【目录】
前言中国文学与都市审美
第一章“技术大地化”:海派文学的“物态化”叙事
第一节“技术大地化”与海派文学的叙事转型
一“技术大地化”时代的“物态化”叙事
二“物态化”叙事的艺术特性
第二节“物态化”叙事的文学表现形态
一转喻性文本:“物态”都市同构的语义符码
二橱窗化品质:“物态”都市的展览与消费
三对街道意象的认知与都市情爱叙事模式
四都市漫游者身份:文化宽容与游戏姿态
第三节人的“物化”与人性的“异化”
一情欲剥离与情爱消解
二人的“物化”与人性的“异化”
第四节多元化叙事与感觉化修辞
一多元化叙事:对都市物态表象的挑战
二感觉化修辞:审美现代性的开端
第五节“物态化”叙事与中国文学的审美现代性
一“科学精神”与“物态化”叙事
二“自然化”审美与“物态化”审美
三“物质理性”的二律悖反与文化审视

第二章都市梦魇:海派文学的“超验叙事”
第一节超验叙事与海派文学
一人的超验世界与文学的超验叙事
二超验叙事在海派文学中的体现
三作家的精神漫游与文学的超验叙事
第二节海派超验叙事的文学特征
一梦幻文本与都市人性分裂
二时空层叠结构与上海精神碎片
三超验叙事的时空意识
四超验叙事的复合话语
第三节超验叙事与海派三杰
一施蛰存:中国哥特式小说的实验者
二叶灵凤:色欲与怪诞的都市书写
三徐讨:虚幻而哲思的都市小说
第四节海派超验叙事的中国印记与美学意义
一经验世相与超验世界
二抹不去的东方文化烙印
三超验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叙事空间

第三章洋场风流:海派文学的唯美一颓废叙事
第一节文学中的“唯美”与“颓废”
一“唯关”的时尚与“颓废”的表达
二瞬间审美与感觉盛宴
第二节海派与唯美一颓废主义思潮
一上海时尚:唯荚风与颓废味
二海派作家对“唯关一颓废”的接纳与认知
第三节海派“唯美一颓废”文学叙事的生成语境
一西方文化的影响与都市空间的作用
二租界环境影响与革命现实刺激
第四节海派“唯美一颓废”叙事的文学特征
一叙事倾向:追求感官性刺激
二叙事动力:强调震撼性效果
三叙事內核:蕴藏反叛性精神
四叙事旨归:维护艺术独立
第五节海派“唯美一颓废”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第四章都市女体:海派文学的女性身体叙事
第一节20世纪30年代海派小说女性身体叙事
一都市摩登女郎的想象与建构
二西化女体的形象系列
三女性身体的符号性特征
四想象女体的文本內涵
第二节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女性身体叙事
一日常性.经验型.世俗化
二服与饰:物质与身体的互文阐释
三女性身体的镜像书写
四女性身体的病态叙事
第三节“孩化”女体: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作家的同质书写
一“孩化”女体的文本表现
二男性视角与“孩化女体”
三女性作家对“孩化女体”的颠覆性书写
第四节海派女性身体叙事的审美意义
一女性身体与文学的女性书写
二女性身体与现代都市的都市审美

第五章市民文化空间:海派通俗文学的多重叙事方式
第一节海派通俗文学研究路径的选择
第二节上海市民社会与都市通俗文学的发生
一上海近现代工商业发展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公共领域与现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市民社会与现代通俗文学的繁荣
第三节海派通俗文学的现代美学特征
一通俗文学的个体荚学
二日常生活的感性关学
三市民社会的“快餐”美学
四市场运作的消费美学
第四节海派通俗文学的叙事方式特征
一类型化荚学特性与模式化叙事特征
二“新旧杂糅的过渡性”叙事特征及类型小说转变
三文学市民化的叙事特征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