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学健心智慧: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互动研究

正版现货实物拍图品相以图为准

7.5 2.3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锡琛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5

上书时间2024-06-26

书圣轩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锡琛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254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3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缓解负面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课题。道家哲学讲求安顿心灵,身心两全,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调治智慧,荣格、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在对西方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中人的存在困境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道家道教的现代价值并将其吸收运用于心理治疗实践中,这些事实充分彰显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超越时空的普遍性价值。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让这些普遍性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如何将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已经开展的工作深入下去,进一步发掘道家哲学所特有的心理治疗和心理保健智慧,在“全球文明”中贡献出中华民族的智慧,让中华民族成为全球文化的受益者和创造者,这是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主要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
【目录】
引言
上篇西方心理学与道学互动的文化背景及哲学基础
第一章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兴起及其与道学的相契
第一节西方哲学的危机与现代转向
第二节现象学运动
第三节存在主义思潮
第四节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与道学的契合

第二章现象学对心理学的影响
第一节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转型
第二节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对西方心理治疗学的影响

第三章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的相契
第一节人性论的相契
第二节整体观的相契
第三节整合式思维的相契
第四节调治思路的相契

中篇道学与西方心理治疗学
第四章道学与分析心理学
第一节对立统一思想对荣格的启示
第二节个体与社会之关系问题上的相契
第三节《金华宗旨》对荣格的启示
第四节无为思想对荣格的启示

第五章道学与意义治疗学
第一节意义治疗的主旨
第二节因性而为与承担责任
第三节“为人与人”与自我超越
第四节“不与物迁”与选择的自由
第五节不为物累与追寻意义

第六章道学与人本心理学
第一节人性本朴与人性非恶
第二节顺应自然与接纳、开放
第三节致虚守静与“存在认知”
第四节少私寡欲与“高级需要”

第七章道学与认知疗法
第一节自然无为与摒弃偏执
第二节宽容大度与力戒苛求
第三节祸福相倚与去绝对化
第四节常搜己过与自我反省

下篇道学心理调治智慧的应用研究
第八章道学对于调治焦虑/抑郁心理的启示
第一节顺应自然以解郁虑
第二节“穷反终始”以奋精神
第三节安时处顺以调情绪
第四节敛虚守静以安心志

第九章道学对调治浮躁心理的启示
第一节浮躁心理的表现及其思想成因
第二节不与物迁以守志操
第三节宠辱小惊以拓胸襟
第四节各当其分以发潜能
第五节厚积薄发以成大业

第十章道学对调治自卑心理的启示
第一节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其形成机制
第二节“物各有宜”以成俊才
第三节“不位乎形”以趟俗见
第四节重德轻形以励心志
第五节“有以自得”以存高远

第十一章道家认知疗法及其操作与实例
第一节道家认知疗法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道家认知疗法的操作程序
第三节道家认知疗法的适应症
第四节治疗案例及其疗效

第十二章结语走向精神超越和人格完善
第一节率真质朴:奠定为人之本
第二节慈爱宽容:和洽立身之境
第三节自作主宰:趋往自由之域
第四节为人与人:接通人己之壑
第五节与道合一:超越小我之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