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正版现货实物拍图品相以图为准

26 5.4折 4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国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4

上书时间2024-06-16

书圣轩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国峰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324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8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提出了资本第二性的理论观点,认为资本的社会性应该服务于土地和劳动的自然性,并以此重新审视分配理论;认为资本是适应联合生产的一种制度创新,资本对土地和劳动的主导应该是对联合生产的主导而非对剩余分配的主导,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要充分利用资本的合理性,但也必须防范资本对上层建筑的渗透;通过对财富和资本关系的分析,论证产业升级的财富极化效应,认为城乡、区域和国家之间差距的加大与资本对土地和劳动的主导性息息相关;从城市和农村产权改革非平衡、“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和土地所有权双轨制的视角对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展开深入研究;揭示了居民收入、城乡、区域和国家之间差距加大的理论问题和制度本质,为理论反思和重构中国土地社会性的可持续和世界范围的财富共享提供可信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作者简介】
  孙国峰,男,1969年生。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博士后(两站),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访问学者,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在《管理世界》、《新华文摘》、《改革》、《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等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4部、编著1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国家发改委招标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2项、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课题1项以及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社科联课题等共10多项。2007年度浙江省优秀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转轨经济、土地制度、区域资源经济和区域管理创新等。
【目录】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几个基本概念
第四节框架结构与研究内容
第五节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资本第二性的理论辨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资本的异化和主导:生产要素的属性辨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属性与财富创造本质的制度批判
第四节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与收入分配
第五节小结

第二章产业升级过程中的财富极化效应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财富范畴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联性
第三节要素自由流动与经济发展阶段
第四节要素自由流动与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对弹性缺乏产业及产品的价格规制:城乡收入差别加大的经济学解释
第六节对要素跨国和跨区域自由流动的规制
第七节自由市场、资本深化与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悖论
第八节小结

第三章产业升级、土地资本化与收人分配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土地资本化的本质
第三节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
第四节有限自由、农地产权和城市化泡沫:产业和农村空心化的另一种解释
第五节对收入分配理论的再认识:关于第一、二次分配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产业升级、产权改革非平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城市和农村产权改革非平衡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农地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能够双赢吗
第四节农地国有的理论和实践合宜性问题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相关实证分析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对指标和案例资料的说明
第三节实证分析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