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

正版现货实物拍图品相以图为准

9 2.3折 39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4

上书时间2024-06-09

书圣轩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勇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8947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9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即主要围绕对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变”的认识,侧重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家心理及其文化人格等角度人手,力图对这一“新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确认和分析,同时在这种因素分析、价值分析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也试图对乡村叙事的总体发展趋势作出预估。
【作者简介】
  李勇,山东滨州人,1980年生,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硕士、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2010年至今,任教于郑州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小说评论》、《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并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等。
【目录】
绪论
一概念辨析:何谓“乡村小说叙事
二论题的提出及缘起
三研究对象、研究现状

第一章嬗变: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的主题、艺术分析
第一节解体:在“现实”与“观念”之间
一“现实”的复归
二“观念”的遗存
第二节凝聚:“新美学”的诞生
一“颓败”:“后改革”时代的乡村景观
二“迷惘”与“悲哀”:“后改革”时代的乡村情感
三“细节”与“碎片”:“后现代”的美学呈现
第三节逸散:重压下的“新变”
一情感逃逸:“主流”之内——以李洱为例
二空间逃逸:“主流”之外——以迟子建、红柯为例
三时间逃逸:“主流”之外——以刘震云为例

第二章农民形象研究——从现代主体建构的角度入手
第一节失落之痛:所谓“底层
一疼痛:无法拯救的“身体
二绝望:“无理性”的身份焦虑
第二节蜕变之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一“前瞻”:温情乏力的人性、人情书写
二“反观”:深沉而滞重的历史、文化反思
第三节彷徨之痛:在城乡之间
一边界打开与“恍惚”的发生
二城乡交叉与“往何处去”的彷徨

第三章作家心态研究——从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入手
第一节“怨怒”:乡村启蒙叙事的困境——以阎连科为例
一“启蒙”:游离于时代之外
二“怨怒”与“狂想”:阎连科的乡村启蒙叙事批判
第二节“乡愁”:乡村浪漫派的沉溺——以刘庆邦为例
一“黑”与“白”——两个不同的世界
二“童心”与“梦境”——感性化的乡村叙写
三致命的沉溺——“梦境”与“乡愁”的诱惑
第三节纠结:“观念”与“事实”的冲突——以贾平凹为例
一《秦腔》:“不得不承受之轻”
二《高兴》:“观念”的失而复得
三理性匮乏的反思

结语:乡关何处?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世纪乡村小说创作年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