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的世代创新史 康宁公司和创新的技能
¥
20
1.1折
¥
188
九品
仅1件
作者[美]格雷厄姆 著;施尔畏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3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格雷厄姆 著;施尔畏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22323
-
定价
1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6页
-
字数
770千字
- 【内容简介】
-
150年来,康宁公司在为不断变化的市场追寻新产品中一直成功地发展。《一个企业的世代创新史 康宁公司和创新的技能》是关于康宁公司非凡研发战略的故事,正是这个战略推动康宁公司站到了全球新经济前沿技术的领导地位。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康宁公司演变成一个高度创新的特种材料生产者。在其早期岁月里,康宁公司研发出特种玻璃,用于必须承受严酷温度变化的铁路信号灯;研发出使用至今的利勃机器,比其他机器更快、更有效率地生产灯泡用玻璃罩。今天,康宁公司领导着全球光导纤维领域发展,是光导纤维领域发展,是光导纤维电缆与光子产品的首要供应者。1999年,《连线》杂志提名康宁公司为令人向往的"连线指数"候选者,确认了作为一家高技术公司的康宁公司令人惊叹的持久力。《一个企业的世代创新史 康宁公司和创新的技能》仔细观察了康宁公司如何培育创新的文化,同时显示了它在支持长周期项目中的非凡耐心。《一个企业的世代创新史 康宁公司和创新的技能》还阐述了起始于150年前的审慎、规范、盈利的创新样式,如何在全球市场环境中使康宁公司成为增长最快市场的前沿技术先锋。
- 【目录】
-
序
译者注释
前言
译者注释
第1章 概论
聚焦于创新?
历史回顾:霍顿家族的认可
从1851年到2001年:总是非正统的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2章 核心奥秘:康宁公司技术概述
“玻璃奥秘和精通玻璃”
组分问题
制造玻璃产品
熔缸熔化:征服尺寸
新的成型工艺:熔合玻璃和气相沉积
新的方向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3章 从知识到学习:康宁公司找到自己科学制造
玻璃的准则
科学,1870年至1908年
烟囱大学,1908年至1914年
研究室部门与新的玻璃家族,1912年至1922年
A.L.Day中间道路研究的愿景,1917年至1923年
机会主义组织,1919年至1931年
大萧条时期的救生筏,1931年至1940年
玻璃配方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4章 技能与科学:工艺发明中的合作伙伴
领班与玻璃车间,1880年至1910年
灯泡与第一个成长问题,1880年至1915年
机器研发部,1917年至1940年
生产俱乐部,自1922年起
直径200in(5.08m)镜片的折磨,1932年至1935年
建筑玻璃与斯图本公司,1918年至1940年
发明的技师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5章 撬动技术:康宁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教训
J.F.Hyde的“不务正业’:1930年至1940年
在联盟上的试验,1920年至1940年
“联盟”或合资企业,1937年至1950年
战后在合作中的失败,1950年至1960年
作为资产的合资企业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6章 康宁公司与军方:在一个永恒动员的时代里创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光学玻璃,1917年至1920年
与战争有关的工作,1941年至1945年
康宁公司解除战争动员,1945年至1954年
活动的外围,1954年至1963年
被冷落的代价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7章 重新将研发活动建制化:电视显像管、“Corning Ware”商标器皿与寻求突破
破解霍顿家族的秘密:S.D.Stookey的早期岁月,1940年至1947年
电视显像管的混战,1947年至1951年
彩色电视显像管,先发制人的发明,1951年至1957年
重建研究,1950年至1967年
线性方法的问题
电视显像管的自食其果:1966年至1971年
世纪中期的自给自足陷阱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8章 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与寻求竞争优势
反垄断的烦恼,1938年至1945年
新的竞争途径,1945年至1967年
重新评估专利政策,1961年至1968年
确立专利地位:光波导技术,1966年至1987年
创新与知识产权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9章 美国时代的终结:多样化与控制之间的角力
经受考验的时期,1968年至1975年
行政的灵魂:探求
“Corelle”商标产品:J.Giffen的技术,1955年至1977年
咨询师的咨询,1970年至1975年
“Celcor”商标产品,1970年至1979年
长打与一垒安打
海外创新,法国研究室,1968年
超越玻璃,1963年至1982年
专业管理与多样化:混合的结果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第10章 重振康宁公司:回归特种材料的精神
组织重构与聚焦,1983年至1991年
质量管理进入康宁公司:1983年
修复创新,1983年至1986年
生产中的创新:工会的合作关系,1986年
恰当的例子:发展光导纤维业务
再度兴起的联系:全球网络
第2个恰当的例子:为什么麦特帕斯公司不是正确的道路,1986年至1995年
“康宁竞赛”:1995年至1996年
“集聚技术人员”:保持知识驱动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后记
原书注释
译者注释
译后感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