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闪电发货】科星最亮两弹一星功勋故事
9787030356734
¥
54.7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姚爱英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56734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5开
货号643962829188
上书时间2023-04-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参数
科星*亮——两弹一星功勋故事
曾用价
4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开本
16开
作者
姚爱英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214
字数
180000
ISBN编码
9787030356734
内容介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元勋们在野常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对祖国、对儿民满腔的爱,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呕心沥血,勇于攀登,用智慧和汗水研制成功了我国的**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并创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本书搜集、整理了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成长故事,带你去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悟他们的成长启示,走进他们的科学世界,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目录
目录
Contents
序 / i
1 中国国产专家一号——核物理学家于敏的故事 / 1
2 光学世界的一朵奇葩——光学专家王大珩的故事 / 9
3 穿云破雾觅天路——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的故事 / 16
4 探秘原子世界的骄子——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的故事 / 24
5 他是中国的奥本海默——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 33
6 为祖国富强奉献才能——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的故事 / 44
7 太空响彻《东方红》——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的故事 / 53
8 筑造天路的总总师——火箭发动机专家任新民的故事 / 62
9 满腔热血报祖国——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的故事 / 70
10 天眼万里看山河——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陈芳允的故事 / 79
11 不辞劳苦铸神剑——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的故事 / 91
12 少说多做报中华——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的故事 / 101
13 中国人,能行!——物理学家周光召的故事 / 111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的故事 / 120
15 航天粮草的先行官——航天材料工艺技术专家姚桐斌的故事 / 130
16 负重疾驰千里马——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钱骥的故事 / 137
17 为祖国而强——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故事 / 147
18 中国的“航天之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 157
19 黄金般的赤子之心——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的故事 / 167
20 铸**剑的领军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屠守锷的故事 / 176
21 共和国的一代骄子——火箭技术和潜射导弹专家黄纬禄的故事 / 183
22 奉献的人生才有价值——核武器技术专家程开甲的故事 / 191
23 我愿意做这样的“傻瓜”——物理学家彭桓武的故事 / 202
后记 / 211
关联推荐
《科星*亮:两弹一星功勋故事》搜集、整理了23位“两弹一星”元勋的成长故事,带你去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悟他们的成长启示,走进他们的科学世界,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本书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也可作为青少年学生的课外读物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使用。
在线试读
中国国产专家一号——核物理学家于敏的故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于敏
于敏,1926~,河北省宁河县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国家高技术专题专家组顾问等职。
在氢弹原理的研究中,和大家一起攻克了核武器物理中的一系列关键性的基础问题,对提出从原理到构形的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物理设计。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1989年各获得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得光华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一 家穷志不短
1926年,于敏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职员家庭,一年四季经济非常拮据,父亲因病失业时他高中还没毕业。尽管于敏非常聪明好学,但家里已无经济来源供他继续求学。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同情他,也为他非常着急。后来,经过自己多方努力,终于在一位同学父亲的帮助下,于敏靠一家公司的资助,才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学习。在那里,他对物理学的学习特别有兴趣。由于表现突出,学习特别用功,他获得了奖学金,缓解了学习上的许多困难。
后来,他又婉谢了别人的资助,靠每月一点点的助学金转入理学院物理系学习,刻苦学习物理学知识。由于他读书特别勤奋,有时昼夜不分,以致别人给他起了个雅号——“老夫子”。“老夫子”在众多的学科中,*钟情的是当时物理学前沿的“量子场论”知识,在学习讨论中,他常常以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理论,使大家敬佩不已。
1949年,于敏大学毕业时,攻读研究生的专业目标也是他喜欢的“量子场论”。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迅速掌握了关于原子核理论的许多知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师生们都公认他是北京大学难得的一位好学生。
1951年,于敏从北京大学调到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始从事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点课题——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 接受特殊任务
1952年11月1日,美国研制的世界**颗氢弹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一个小岛上爆炸,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几百倍。从此,人类本不纯净的蓝天上又多了一层核阴云。
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核威胁!中国应如何捍卫自己新生的红色政权,保卫国家的安全?
法国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捎信给毛泽东主席:“中国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原子弹。中国要反对氢弹,就必须先拥有自己的氢弹!”
中国的领导人高瞻远瞩,果断决定自力更生研制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
1961年1月的一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年轻的于敏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兴冲冲地来到了钱三强的办公室。他是因邀去和钱三强教授密谈机密工作的。
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组织上要安排你参加热核原理的研究,你看怎样?”
于敏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里立即猜出了这是什么内容。他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也要尽快进行。“组织上给我的任务来了”,于敏心里掂量着。
钱三强拍拍于敏的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的任务。他深感这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与器重,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与兴奋。
接受任务后,于敏便转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隐姓埋名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使命中去。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是绝对保密的,所以,要想从报纸或者某个杂志上找到关于氢弹研究的一星半点资料,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国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工作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于敏不怕困难,知难而进,一切从零开始,他重新学习了有关物理方面的新知识,并很快掌握了一些计算规律。当他累极了、困极了时,一想到1950年美国上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的狂言——要对中国扔30~50颗原子弹的话,就无比激愤。他说:“咱们一定要粉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决不让帝国主义的阴谋得逞!”
他和一批优秀专家团结在一起,逐一研究解决了众多复杂深奥的物理难题,也共同解决了大量的基础问题,对有关物理现象也摸到了一些重要规律,为氢弹原理的理论探索竭尽全力,做了大量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 大漠腹地的巨大惊雷
1967年6月的一天,这是令每一个华夏子孙无比骄傲的日子,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动地的“雷鸣”,蔚蓝色的天空骤然升起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迸射出比几百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急剧翻滚的烈焰腾空而起,形成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蘑菇云下面产生的强烈的冲击波卷起的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疯狂地奔向空旷的大漠。我国**颗氢弹爆炸成功了!爆炸当量为330万吨级,与理论设计的完全一样!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又是一个漂亮的反击。
从**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的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零3个月,英国也用了4年零3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而我国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我国以*快的速度取得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这两个发展阶段的辉煌成就。速度之快为世界之*!
于敏在我国**颗氢弹的研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9年的9月18日,于敏作为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光荣地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隆重表彰。
四 他是科学群体中的佼佼者
据史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丹麦著名核物理学家A.波尔访问中国时,于敏在担任翻译的同时,还积极向他提出了许多尖端深奥的物理问题,使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家非常钦佩。在短暂的交谈中,他发现于敏是一位中国科技界极其难得的人才,夸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一位日本科学家在一次访华中,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立即竖起大拇指夸于敏:“于先生一定是国外哪所名校毕业的吧?”
于敏却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全都是国产的!”
那位专家听后赞叹道:“那您是中国科技界*优秀的专家,也是中国本土专家的魁首啊!”
于敏是科学群体中的佼佼者,功勋卓著。历史没有忘记他的功绩,1992年,于敏荣获光华奖特等奖,1994年获得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获奖后,于敏想到了培养祖国科技方面的年轻人才,于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