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思想中的德性、人性与道德主体
  • 荀子思想中的德性、人性与道德主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荀子思想中的德性、人性与道德主体

正版,内页干净无写划

10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克莱恩、艾文贺 编;陈光连 译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2内

上书时间2020-12-13

依山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克莱恩、艾文贺 编;陈光连 译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65512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6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罗思文在他1971年发表的关于荀子的政治和社会哲学文章的开头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对中国早期哲学的研究就哲学本身而言没有引起当代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人们很少去钻研哲学深度的古代经典文本了”。他希望对作为政治社会哲学家的荀子的研究能够在赶上并扭转这个棘手的趋势方面前进一步。在诸如罗斯蒙特等学者的努力下,这个棘手的局势得到了扭转,中国哲学的研究开始赶上其他领域。值得高兴的是,我们不需要再去哀叹当代学者对中国哲学不感兴趣,然而,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这篇文章以荀子的伦理学为重点,延续了人们对早期中国哲学日益增长的兴趣和学术研究的时尚,这种时尚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从整体上看,这些文章支持两种相关的主张。第一种主张与那些可能从荀子的作品中收集来的关于正统儒学的批判主义不同,这一类作品对孔学主义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哲学领域的拓宽都非常重要。关于荀子的作品构成了*深奥微妙的哲学阐释并维护儒家观点的主张,是可以举出例子的。对于第二种主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他们揭露了荀子作品有着基本的哲学趣味性和重要性。荀子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哲学家,也是世界重要的哲学家。他的洞察力深入到道德、自然、道德判断不同层面,不仅说出了我们自身的问题,也说出了2世纪的中国同辈人的问题。
【作者简介】
  陈光连,1974年12月出生,江苏灌云人,副教授。1993年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2003年在云南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在东南大学哲学系师从董群教授玫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2010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师从东方朔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专治苟子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伦理思想史、前秦儒家哲学、中西道德哲学,尤其致力于荀子哲学研究。迄今已出版专著2本,在《道德与文明》《孔子研究》《人文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荀子研究论文近40篇。
【目录】
第一章 《荀子》中的国家与社会:哲学评论
第二章 就荀子论早期儒家历史诉求在伦理学的应用
第三章 荀子思想中的美德
第四章 荀子:道德是对心理的束缚
第五章 孟子和荀子:人性主体的两种见解
第六章 荀子的道德动机观
第七章 荀子思想中的道德主体和动机
第八章 荀子和庄子
第九章 浅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
第十章 荀子有一致的人性论吗?
第十一章 荀子中人性以及道德观的理解
编著者
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