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
  •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
  •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
  •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

160 全新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晓冬 著;孟华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w16

上书时间2024-07-02

芷园雅轩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晓冬 著;孟华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4881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选取近现代文学家曾朴为研究对象,在文化转型期的历史框架内考察他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翻译实践,在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对新材料的挖掘以及具体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探讨曾朴对法国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并通过对其翻译策略、翻译与创作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折射出文化转型时期的译者所面临的跨文化对话问题。《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丛书·曾朴:文化转型期的翻译家》有意识地考察曾朴作为译者-作家-出版者的多重文学实践,关注译者作为“历史存在”与“翻译主体”的双重维度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呈现一部更具比较文学视角的译者研究。
【作者简介】
  马晓冬,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PaysdelaLiterature,Editionsdel'enseignmentetdesrecherchersdeslanguesetrangeres,2005;《风骚国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孟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已退休)。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中法文学关系研究、形象研究、18世纪研究。主要学术著作:《伏尔泰与孔子》《他者的镜像:中国与法兰西》(Visionsdel’autre:Chine,France)、《中法文学关系研究》等。曾先后三次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棕榈叶学术勋章”(骑士、军官、统帅)。
【目录】
总序
导言
一、走向译者
二、作为译者的曾朴
三、关于曾朴研究的课题史及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译者曾朴的文学道路
第一节文学活动的准备:同文馆的学习和陈季同的启蒙(1895-1903)
一、语言学习与救国心态
二、文学的转向:陈季同的启蒙
第二节走上文学之路:小说林时期的文学活动(1904-1908)
一、小说林社:曾朴的文学出版事业
二、“译”与“介”
第三节重返文坛:真美善时期的文学活动(1927-1931)
一、登上新文坛
二、《真美善》杂志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三、法国文化的世界

第二章翻译观念与翻译选择
第一节曾朴的翻译观念
一、文学理想与翻译动机
二、“翻译是创造的肥料”
第二节曾朴的翻译选择
一、时代风尚与个性选择
二、语言转型期内的翻译语体选择
三、译本的选择与阐释:译者对本土文学的参与

第三章翻译实践:曾朴笔下的雨果
第一节译介取向之转变
一、历史思考与现实政治
二、知识倾向
第二节《九十三年》:在阅读与创造之间
一、不一样的“革命”
二、译者:阅读与创造
第三节曾朴对雨果戏剧的译介
一、戏剧翻译的独特面目
二、翻译与改编:一部雨果剧作在中国的流传

第四章翻译与写作
第一节作者与译者:曾朴的文学追求
一、从真事实到真情感
二、为人生而艺术?
三、对“美”的推重
第二节创作中的异国因素:从《孽海花》到《鲁男子》
一、《孽海花》中的异国因素:知识场和交游圈
二、作者与译者的对话:《鲁男子》的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曾朴翻译作品目录
附录二:曾朴著作目录
附录三: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曾朴日记手稿中的文学史料
附录四:《影之花》的译者问题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