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

135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杭生、杨敏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1

上书时间2024-05-21

依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杭生、杨敏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94861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9页
  • 字数 588千字
  • 丛书 社会学前沿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郑杭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国社会转型期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01ASH002)的最终成果,提出了“社会互构论”这一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社会互构论”是在以前提出的“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所奠定的基础上,将世界眼光和本土特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的结果。这一理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阈,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具体研究,探讨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的转换与变迁,揭示和阐述了这一总体过程和重大现象的本质。这项成果对我国社会学理论建构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
【作者简介】
郑杭生,生于浙江杭州。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土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
【目录】
第一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
第一节个人与社会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现代社会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多视角分析——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
第二章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社会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与社会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社会学理论的范域:拓移与创新
第三节社会学研究对象:恒久不移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探索与推进
第三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元问题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社会学的元问题
第二节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方法中的元理论折射
第四节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学方法论的探索
第四章新型现代性与社会互构论
第一节西方旧式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困境
第二节旧式现代性与西方社会学的两大谱系
第三节新型现代性与社会学的新时代
第四节当代社会学的重建与社会互构论
第五章“个人”与“个人化”
第一节社会学“个人”:意涵与类型
第二节“个人化”与个人化类型
第三节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个人化
第六章个人分化与类型
第一节个人分化
第二节个人分化的条件与机制
第三节个人分化的类别化
第七章个人丛化
第一节个人丛化:概述
第二节个人丛化的转型.
第三节关于社会转型期个人丛化的构建与调控
第八章现代性过程“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
第一节个人及个人间关系的“现代性”
第二节创生于“集体化社会”的“个人,,
第三节“大写的历史”与“大写的理性”:新兴科学与“集体化个人”
第四节社会学对“集体化个人”的强催化;
结语
第九章个人的当代形貌:社会化理论的世纪挑战——人的主体性的新发展与以人为本的时代源泉
第一节社会学理论的基石及其世纪挑战
第二节个人主体性的当代发展与社会化理论的再次奠基
第三节个人的当代发展与社会化理论的扩展和修正
结语
第十章“社会”(上)——理论预设与模型
第一节关于“社会”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社会”的理论视野与解释模型
第三节社会互构论的社会观
第十一章“社会”(下)——绝地眺望与社会互构
第一节自然社会时期
第二节人为社会及其转变
第三节新型人为社会时期的到来
第十二章社会与国家的互构
第一节社会与国家
第二节社会与国家的互构
第三节关于社会与国家互构机制的思考
第四节转型加速期社会与国家的互构
第十三章国家与利益群体的互构
第一节论题的背景:当代社会的结构性变动
第二节国家与社会利益群体的互构
第三节国家与社会利益群体的互构机制
第十四章社会互构论:理念与逻辑
第十节社会互拇沦的视野:维度与体悟肋
第二节社会互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社会互构论的理论逻辑
第四节社会互构论与相关理论的逻辑界分
第五节从主体间性到个人间性:“社会互构”的确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