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司法及死刑适用若干疑难问题实例剖析

签名本

10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蔡会芳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1

上书时间2024-04-19

依依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蔡会芳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01166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5页
  • 字数 18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资深法官审判实务分析丛书
【内容简介】
司法实践中法官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苦寻不到答案的时候,总是希望通过专家或其他途径解决。其实,不同的问题应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找准主要矛盾加以解决,应收事半功倍之效。这就是我之所以将“刑事审判疑难问题处理原则”作为第一题的原因。
证明标准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颇为棘手的实践问题。在许多案件中,对证明标准的判断存在尖锐的分歧意见。究竟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证明标准?在个案中,究竟怎样才属于达到了证明标准?为此,在对证明标准基本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践中影响法官内心确信的主要因素以及发回重审案件证据情况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就是第二题。
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的死刑政策之一。不理解这一政策,便难以办好死刑案件。但正确适用这一政策,既需要经验,也需要悟性。对宽严相济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对死刑案件所具有的从宽与从严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贯彻这一政策,这就是第三题。
【作者简介】
蔡金芳,女,法官,法学博士。1998年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刑一庭、刑三庭从事刑事审判。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其中,2001年至2002年于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挂职锻炼,任副院长;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在香港大学学习。曾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目录】
第一题刑事审判疑难问题的处理原则
提要:实践中法官在事实认定或定罪量刑方面遇到自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总是希望通过专家或更高一级的审判组织解决。实际上,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症结”,找准这些症结,问题将迎刃而解。本题试图指出不同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题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
提要:某些冤假错案的出现,与对证明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不无关系。本题试图通过实例说明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具体含义、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特点、影响法官内心确信的因素等问题

第三题死刑案件中的宽严相济
提要:死刑案件何种情况下可以从宽,何种情况下应当从严目前没有明确规范,本题意在于归纳总结实践中影响死刑案件从宽与从严的各种因素

第四题被害人过错的认定
提要:被害人过错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本题意在于探讨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及被害人过错对被告人刑罚的具体影响

第五题共同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
民要:实践中,在共同犯罪案件适用死刑的问题上经常产生分歧意见,本题意在于研究如何准确区分共犯在共同犯罪的地位和作用,并妥善决定死刑适用问题

第六题死刑案件认证应当注意的问题提要:从死刑案件认证存在的问题出发,说明死刑案件认证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七题刑事裁判与社情民意
提要:从刑事裁判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说明刑事裁判考虑社情民意的必要性,以及刑事裁判体现社情民意的主要方法。

第八题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践把握
提要:从避免冤错案件的角度,研究探讨无罪推定的实践要求
第九题制定量刑指导应当注意的问题
提要:从分析美国量刑指导的利弊入手,分析我国应如何制定量刑指导
第十题法庭审判实务若干问题
提要:对一审程序若干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附:案例分析
案例1方金青惠投毒案
案例2被告人刘某某利用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
案例3被告人张建国故意伤害案
案例4陈越、邵某重婚案
案例5王某故意杀人案
案例6被告人许某等走私、制造毒品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