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识学探源
  • 唯识学探源
  • 唯识学探源
  • 唯识学探源
  • 唯识学探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唯识学探源

9 6.9折 13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释印顺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7

上书时间2024-05-14

文艺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释印顺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1-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78534
  • 定价 1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3页
  • 字数 100千字
  • 丛书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内容简介】
  唯识学的确立,虽是西元四世纪的事情。但如要从历史的见地,去考察它思想的源泉与发展申的演变,那就不能不从原始佛教研究起,不然,不但不能明白思想的来源,也不能从佛教的立场,给予正确的评价。

  《唯识学探源》分为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两编,介绍了原始佛教思想概说、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概说、本识论探源等内容。
【作者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別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目录】
题唯识学探源

自序

上编 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一章 原始佛教思想概说

第一节 原始佛教界说

第二节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

第三节 缘起的解释

第一项 缘起支数的考察

第二项 五支说的解说

第三项 十支说的解说

第四项 十二支说的解说

第五项 诸说的融贯

第二章 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识思想

第一节 唯识思想的几个观念

第二节 原始佛教与唯识思想

下编 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

第一章 部派佛教概说

第一节 部派分裂的概况

第二节 部派思想的分化与趋势

第二章 本识论探源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犊子系与本识思想

第三节 说一切有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说转部的胜义补特伽罗

第二项 有部的假名我与犊子系不可说我的关系

第三项 经部譬喻师的细心说

甲 细心相续

乙 王所一体

第四节 分别说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分别说系心识论概说

第二项 一心相续

第三项 心性本净

第四项 五法遍行与染俱意

第五项 有分识

第六项 细意识

第五节 大众系与本识思想

第一项 大众系的特色

第二项 遍依根身的细意识

第三项 生起六识的根本识

第三章 种习论探源

第一节 种习思想概说

第二节 微细潜在的烦恼

第一项 随眠

第二项 习气

第三项 阿赖耶

第三节 业力的存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各派对业力存在的异说

第三项 结说

第四节 有漏种子

第一项 说转部的一味蕴

第二项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第三项 大众部的摄识

第四项 经量部的种习

第五节 无漏种子

第一项 有部的解说

第二项 经部的解说

第三项 大众分别说系的解说

第四章 无境论探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