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老照片:民国开封—河南大学,1937年校门上有“东北大学办事处”字样(此机构1937年1-5月)。——河南大学校简史:源自1902年河南大学堂,此后历经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1930年命名河南大学,之后经历国立河南大学(1942)中原大学(1948)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等,84年恢复河南大学。
  • 民国老照片:民国开封—河南大学,1937年校门上有“东北大学办事处”字样(此机构1937年1-5月)。——河南大学校简史:源自1902年河南大学堂,此后历经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1930年命名河南大学,之后经历国立河南大学(1942)中原大学(1948)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等,84年恢复河南大学。
  • 民国老照片:民国开封—河南大学,1937年校门上有“东北大学办事处”字样(此机构1937年1-5月)。——河南大学校简史:源自1902年河南大学堂,此后历经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1930年命名河南大学,之后经历国立河南大学(1942)中原大学(1948)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等,84年恢复河南大学。
  • 民国老照片:民国开封—河南大学,1937年校门上有“东北大学办事处”字样(此机构1937年1-5月)。——河南大学校简史:源自1902年河南大学堂,此后历经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1930年命名河南大学,之后经历国立河南大学(1942)中原大学(1948)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等,84年恢复河南大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老照片:民国开封—河南大学,1937年校门上有“东北大学办事处”字样(此机构1937年1-5月)。——河南大学校简史:源自1902年河南大学堂,此后历经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中州大学、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等。1930年命名河南大学,之后经历国立河南大学(1942)中原大学(1948)河南师范学院(1953)开封师范学院(1956)河南师范大学(1979)等,84年恢复河南大学。

1800 八品

仅1件

安徽黄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拍摄者【民国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学者、教授—无锡人—胡嘉(胡佳生)旧藏系列】

年代1937

尺寸9.2 × 6.4 cm

类别黑白

货号双209#

上书时间2022-04-11

徽山故纸

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民国江西上饶—《徽州旅饶同乡会会员证》,1949年4月,理事长:汪尧臣(曾任教于绩溪县立初级中学,书法家);会员:王迪良(黟县人,30岁),职业税员。(折叠后尺寸约8.9*6.2厘米)——备注:王迪良,黟县人,1940年8月“南京市私立安徽中学”高中毕业。任职于江西上饶—财政部粤赣区直接税局(请参照同一批影像及毕业证书)。——补注:旧徽州,领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
民国江西上饶—《徽州旅饶同乡会会员证》,1949年4月,理事长:汪尧臣(曾任教于绩溪县立初级中学,书法家);会员:王迪良(黟县人,30岁),职业税员。(折叠后尺寸约8.9*6.2厘米)——备注:王迪良,黟县人,1940年8月“南京市私立安徽中学”高中毕业。任职于江西上饶—财政部粤赣区直接税局(请参照同一批影像及毕业证书)。——补注:旧徽州,领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 ¥150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河南彰德府(治所“安阳县”)—“新安门”(也叫小西门),有“晋丰茶庄”招牌广告,有“实行整齐、清洁、俭朴、勤劳、迅速、确实新习惯”(新生活运动)标语。有背题。——备注:晋丰茶庄,总号设在彰德府城内鼓楼前路西。——1932年,安阳西城墙开辟“新安门”,俗名“小西门”。1937年日军攻破安阳小西门进入城中,制造了“大院街惨案”。1940年,日伪将新安门改为“新民门”。50年代城墙拆除。
民国老照片:民国河南彰德府(治所“安阳县”)—“新安门”(也叫小西门),有“晋丰茶庄”招牌广告,有“实行整齐、清洁、俭朴、勤劳、迅速、确实新习惯”(新生活运动)标语。有背题。——备注:晋丰茶庄,总号设在彰德府城内鼓楼前路西。——1932年,安阳西城墙开辟“新安门”,俗名“小西门”。1937年日军攻破安阳小西门进入城中,制造了“大院街惨案”。1940年,日伪将新安门改为“新民门”。50年代城墙拆除。 ¥100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兆丰公园—“四不象”,1948年。背面名单:印仁恩、梁耀英、张荣芝、冯鎏林、陆益勤、张履祥、彭永镰、高善杰、杨善业、李成有、费兆文、戴模正、王世栋、李云均、薛德铭、吴家龙、梁耀璪、黄咏淮等。看背题。【民国-上海新新有限公司—梁尚志—旧藏系列】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兆丰公园—“四不象”,1948年。背面名单:印仁恩、梁耀英、张荣芝、冯鎏林、陆益勤、张履祥、彭永镰、高善杰、杨善业、李成有、费兆文、戴模正、王世栋、李云均、薛德铭、吴家龙、梁耀璪、黄咏淮等。看背题。【民国-上海新新有限公司—梁尚志—旧藏系列】 ¥300.00
老照片:长春—东北地质学院第一院,1953年第一届毕业生,院长:文士桢(益阳人),副院长:喻德渊(萍乡人)、郭思敬(襄汾人)。此期毕业生有:来恩霖、李相魁、孙末君、姜钟元、李树时、朱章森、郭保罗、刘昭蜀、丁培臻、闫峻峰、朱景善、任安身、马元韬、范德廉、刘垿本、庄宝藩、李福昆、袁显文、路纯义、张贻侠(蓬莱人)、戚长谋、王秉忱(黑山县人)、房佩贤、田丙烈、高秉璋、刘敏厚(牟平县人)、程广芬、任英忱等。
老照片:长春—东北地质学院第一院,1953年第一届毕业生,院长:文士桢(益阳人),副院长:喻德渊(萍乡人)、郭思敬(襄汾人)。此期毕业生有:来恩霖、李相魁、孙末君、姜钟元、李树时、朱章森、郭保罗、刘昭蜀、丁培臻、闫峻峰、朱景善、任安身、马元韬、范德廉、刘垿本、庄宝藩、李福昆、袁显文、路纯义、张贻侠(蓬莱人)、戚长谋、王秉忱(黑山县人)、房佩贤、田丙烈、高秉璋、刘敏厚(牟平县人)、程广芬、任英忱等。 ¥1000.00
老照片:北京阜成门外展览馆路(原“外交学院”校址)—国际关系学院,戴校徽,戴五片花瓣形徽章。——校简史: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195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1955年独立为外交学院。1958年更名国际关系学院。陈毅题写校牌。1959年9月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1年易名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复称国际关系学院。1970年停办。1979年恢复招生。
老照片:北京阜成门外展览馆路(原“外交学院”校址)—国际关系学院,戴校徽,戴五片花瓣形徽章。——校简史: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195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1955年独立为外交学院。1958年更名国际关系学院。陈毅题写校牌。1959年9月陈辛仁为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1年易名外交学院分院。 1965年复称国际关系学院。1970年停办。1979年恢复招生。 ¥150.00
老照片:辽宁旅大市(今大连市)—新金县貔子窝—新金县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9月18日,欢送首批到农业第一线合影留念。——医院简史:前身1949年6月1日在貔子窝创建新金县县立医院。1958年11月,县立医院随县政府迁往普兰店,改称新金县卫生院,同时于貔子窝设卫生分院。1960年新金县卫生院改为新金县人民医院,貔子窝分院改称为新金县第二人民医院。1973年新金县人民医院改称新金县第一人民医院。
老照片:辽宁旅大市(今大连市)—新金县貔子窝—新金县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9月18日,欢送首批到农业第一线合影留念。——医院简史:前身1949年6月1日在貔子窝创建新金县县立医院。1958年11月,县立医院随县政府迁往普兰店,改称新金县卫生院,同时于貔子窝设卫生分院。1960年新金县卫生院改为新金县人民医院,貔子窝分院改称为新金县第二人民医院。1973年新金县人民医院改称新金县第一人民医院。 ¥360.00
民国老照片(茶叶、医药专题):民国北京—前门大街,有“茶正兴”、“正兴号茶庄”、“兴中洋服行”、“东方大药房”、“华泰电机行”等招牌。——“正兴号茶庄”,即正兴德,由原籍浙江钱塘县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穆文英创办,店址:北京前门外大街五牌楼迤南路西。(提供1张网络资料截图供参考)
民国老照片(茶叶、医药专题):民国北京—前门大街,有“茶正兴”、“正兴号茶庄”、“兴中洋服行”、“东方大药房”、“华泰电机行”等招牌。——“正兴号茶庄”,即正兴德,由原籍浙江钱塘县人、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穆文英创办,店址:北京前门外大街五牌楼迤南路西。(提供1张网络资料截图供参考) ¥360.00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福哑学校,民国旗袍美女,1947年7月1日,看背题。—校简史: 前身是1926年秋由传教士美籍英人傅兰雅博士在上海盲童学校的基础上租赁校舍创办“傅兰雅聋哑学校”,校址在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康家桥。1928年冬傅兰雅逝世,经费来源断绝,旋由校董会设法维持,改名上海福哑学校,校长是傅兰雅的儿子傅步兰。1953年由政府接办,定名为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1992年改为上海市聋人学校。
民国老照片:民国上海福哑学校,民国旗袍美女,1947年7月1日,看背题。—校简史: 前身是1926年秋由传教士美籍英人傅兰雅博士在上海盲童学校的基础上租赁校舍创办“傅兰雅聋哑学校”,校址在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康家桥。1928年冬傅兰雅逝世,经费来源断绝,旋由校董会设法维持,改名上海福哑学校,校长是傅兰雅的儿子傅步兰。1953年由政府接办,定名为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1992年改为上海市聋人学校。 ¥300.00
老照片:印尼华侨创办—麻厘巴板中华学校,美女“蔴华-星光篮球队”、“闽江”队,“闽江-女子篮球队”(敬赠)“星光-女子篮球队”—“女界之花”锦旗,“中华学校星光篮球队”(敬赠)“闽江-男女-篮球队”—“发扬体育”锦旗。——备注:此校疑是印尼福建籍华侨创办,摄影时间约1950年。藏家自鉴!【印度尼西亚(印尼)华侨创办—麻厘巴板(蔴厘巴板)中华学校—旧藏系列】
老照片:印尼华侨创办—麻厘巴板中华学校,美女“蔴华-星光篮球队”、“闽江”队,“闽江-女子篮球队”(敬赠)“星光-女子篮球队”—“女界之花”锦旗,“中华学校星光篮球队”(敬赠)“闽江-男女-篮球队”—“发扬体育”锦旗。——备注:此校疑是印尼福建籍华侨创办,摄影时间约1950年。藏家自鉴!【印度尼西亚(印尼)华侨创办—麻厘巴板(蔴厘巴板)中华学校—旧藏系列】 ¥1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品相如图,看准竞拍。谢谢合作。
商品描述
人物简介:胡嘉(1912-2005)江苏无锡人。别署佳生、贾深、丕绩、梁溪。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安徽大学、无锡国专教授、上海北新书局、开明书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编委、编审。又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安徽省政协三、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上海历史学会、上海地方史志学会等会研究员,又为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著有《北京的今天和昨天》(有英法德俄等多国译本)、《外国史教本》、《高级中学外国历史》、《中国古代印刷术史》、《中国图书编辑工作的历史考察》、《中国古代天文书目》、《滇越游记》《新知识辞典》续编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看准竞拍。谢谢合作。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