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报分析心理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情报分析心理学

21 4.2折 50 全新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小理查兹·J.霍耶尔(Richards J.Heuer Jr.) 著;高金虎 编;张魁、朱里克 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小理查兹·J.霍耶尔(Richards J.Heuer Jr.) 著;高金虎 编;张魁、朱里克 译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5509907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48页
  • 字数 2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内容简介】
  《情报分析心理学》一书主要探讨了人类在判断不完整或模糊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心理问题,以及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对情报分析发生影响,而我们又怎样有效克服这些影响。《情报分析心理学》由思维机制、思维工具、认知偏见和情报分析的改进等四部分组成,重点研究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看不到应该看到的东西?
  ·怎样记住已经知道的事情?
  ·如何正确判断不完整或模糊信息?
  ·怎样对问题进行结构分析?
  ·什么是竞争性假设分析法?
  ·认知偏见怎样影响情报分析?
  ……
  作为中情局权威理论家的代表作,《情报分析心理学》一书既是美国情报机构培训员工的经典教科书,也是中情局情报官员的必备参考读物,被誉为“情报分析的圣经”,多次再版加印。它一直为各国情报人员和国家安全研究者所推崇,其影响力现已超出情报界,成为商界、社会学界的必读著作。

【作者简介】
  小理查兹·J. 霍耶尔(Richards J. Heuer, Jr.),中情局资深教育家、理论家和反情报专家。拥有60多年的美国情报界工作经历,在情报分析、反情报分析等领域享有盛誉。因贡献卓著,曾荣获中情局、美国国会、情报教育国际协会(IAFIE)等颁发的多种奖项。其重要著作还包括《情报分析的结构化方法》(Structured Analytic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ce Analysis)。

  高金虎,1966年5月生于江苏靖江,1983年入苏州大学,1990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军事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军事情报学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军事情报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国家级优质课程《军事情报学》示范教员之一。已出版《美国战略情报与决策体制研究》《外国情报体制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情报史》《中西情报思想史论》《兵以诈立——战略欺骗研究》等著作,主编《情报与反情报丛书》。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项,全军情报成果奖多项。

【目录】
序一 分析科学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
序二 霍耶尔对中情局改进情报分析工作的贡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的思维机制
第一章 关于思考的思考
一、思维的技能
二、思维的局限
三、思维模式
第二章 认知: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应该看到的东西
一、有关认知的规律
二、对情报分析人员的启示
第三章 记忆:我们怎样记住已经知道的事情
一、记忆系统的组成
二、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三、记忆与情报分析
第二部分? 思维工具
第四章 分析判断的策略:超越不完整信息的限制
一、提出和评估假设的策略
二、各种策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假设的策略
四、结论
第五章 真的需要更多信息吗
一、赌马的实验案例
二、为专家的判断过程建模
三、情报分析的拼图理论
四、结论
第六章 保持开放的思维
一、了解思维定式
二、思维工具
三、组织的环境
四、结论
第七章 问题的结构化分析
一、问题的结构
二、购车矩阵示例
三、结论
第八章 竞争性假设分析法
一、步骤一
二、步骤二
三、步骤三
四、步骤四
五、步骤五
六、步骤六
七、步骤七
八、步骤八
九、概括与结论
第三部分? 认知偏见
第九章 什么是认知偏见
一、认知偏见的特点
二、认知偏见的影响
第十章 证据评估中的偏见
一、把生动性当标准
二、缺乏证据
三、过分注重一致性
四、处理准确性不确定的证据
五、不可信证据造成的印象持续存在
第十一章 因果认知中的偏见
一、偏好因果解释
二、偏好认为存在集中指挥
三、注重因果间的相似性
四、误判行为的内外因
五、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六、虚假的相关关系
第十二章 概率评估中的偏见
一、可用性规则
二、锚定现象
三、不确定性的表述
四、评估想定出现的概率
第十三章 评估情报报告时的事后偏见
一、分析人员的视角
二、用户的视角
三、监督者的视角
四、对实验的讨论
五、能否克服这些偏见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四章 改进情报分析工作
一、为情报分析人员准备的清单
二、情报分析工作的管理
三、结论
英汉术语对照
英汉人名对照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