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近代性
  • 中国的近代性
  • 中国的近代性
  • 中国的近代性
  • 中国的近代性
  • 中国的近代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近代性

原装塑封,轻微勒痕

18 4.7折 38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人博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02

私人藏书室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人博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956517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1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民说
【内容简介】
  1840—1919的政法变革是一个不可替代而又极富历史和实践意义的理论标本,《新民说:中国的近代性(1840-1919)》以其为对象,着重考察了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清廷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阐述了近代中国对西方由守旧到开放、由局部到整体,以及由模仿到吸收的“近代性”过程,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富强焦灼感”替代“立宪主义”的本体论价值成为中国近代立宪的规定性情绪,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此间面相复杂、歧义丛生的政制思想谱系,以及于今日而言, 其能够开放出来的实践意义又有哪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人在此过程中并非完全被动响应,而是有着主动、积极的自我选择。
  毫无疑问,近代性是西方扩张的一个结果。西方大踏步地前进,中国则节节败退。中国正是在这“前进—后退”的二元结构里,展开了自己的立宪史及近代性——不断革命成了我们的近代性自身。
  日本的近代性带有二重性:无论是“脱亚入欧”还是“兴亚抗欧”,中国这个因素一直是绕不过去的。要“入欧”首先是要“脱亚”, “脱亚”之“亚”的真实意思是中国,“脱亚”首先得“脱华”,不脱去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就不可能“入欧”。
  而中国的“抵抗”则主要表现为在西方面前的极端落后性。这种落后性可以用反动势力的强大进行解释,也可以用中国国家自身的性质来说明。这倒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中国的所有西方意义上的进步之路全都被堵死了。当上层官僚的异议都成为禁忌,中国革命只能越来越向下层民众推移,“下层革命”就成了中国抵抗的方式。而抵抗,则凸显了中国近代性的特质。无论我们有多少不情愿、不甘心,也无论我们对历史做过多少次假设,我们无法、也无能接纳西方的“进步”则成了一种*严酷的事实。而不断革命成了我们的近代性自身。
【作者简介】

  王人博,著名法学家,代表性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法的中国性》《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等,另著有随笔集《桃李江湖》《孤独的敏感者》。其中,1989年与程燎原合作《法治论》,是90年代国内外极具影响的学术著作,国内系统研究法治理论的开山之作,被评为“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法的中国性》荣获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等。

【目录】

代序 中国的近代性

受损的传统世界
一 一个因应变故的新方略
二 西学对中学的冲击
三 “君民共主”思想的确立
四 遗产与资源

西方的诱惑
一 制度的重要性
二 传统与西化
三 在中西之间
四 以自由为体

求生之道
一 预备立宪
二 宪法性文件
三 宪制的“预备”

革命
一 论战
二 革命中的隐患
三 用心很苦的“临时约法”
四 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 告别传统
二 惟民主义
三 自由主义

结语 历史的意义
一 文化的实用主义
二 中国目标
三 政治的激进主义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