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求普世伦理
  • 寻求普世伦理
  • 寻求普世伦理
  • 寻求普世伦理
  • 寻求普世伦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求普世伦理

8 3.2折 25 八五品

仅1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十六架三排

上书时间2024-05-24

弘文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 主编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01-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3150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7页
【内容简介】
作者以对中外伦理学研究的深厚功力,系统地介绍了:1.普世伦理的概念,它的建构背景和可能性条件,它的基本定义、理论维度和主题结构,以及普世伦理的基本理论承诺;2.从信念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三个方面介绍了道德文化的多元背景;3.论述了中国传统伦理可以成为一种普世伦理的资源;4.阐述了建立普世伦理的基本理念系统——现代性道德本身——道德人权、伦理正义和自由、平等、宽容;5.普世伦理和现代教育的关联——现代教育将直接影响到人类普世伦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可信的史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者的独创性,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专著。
【作者简介】
万俊人,男,1958年生。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1986、1990、1992年分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3年被评为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1996年被聘为美国名人传记中心学术顾问。1998年被遴选为西方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委
【目录】


导论 普世伦理及其承诺

  一 背景与问题

   1.引言: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谈起

   2.当代道德问题及其追问:一种倒错的道德意识结构

   3.普世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概念

  二 多元文化对话中的普世伦理

   1.寻找道德共识

   2.普世伦理的基本维度

  三 普世伦理的承诺

   1.开放普遍化底线

   2.差异的跨越性公度

   3.新世纪的道德话语

第一章 道德文化的多元视景

  引言 道德谱系与伦理学类型分析

   1.全景与视点

   2.谱系·类型·融合

  第一节 信念伦理

   1.宗教作为种道德资源

   2.信仰·爱·希望(基督教伦理)

   3.慈悲与涅槃(佛教伦理)

   4.真信与真义(伊斯兰教伦理)

  第二节 规范伦理

   1.道德人本性

   2.规范伦理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地位

   3.两种进路:目的论与道义论

   4.社会契约论与“现代性道德”

  第三节 美德伦理

   1.儒家的美德伦理精神

   2.古希腊伦理精神

   3.几点初步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

  引言 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内在脉络

  第一节 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构成

   1.仁·义·礼·智·信

   2.亲亲·孝慈

   3.义利(理欲)

   4.中庸之道:知性·尽心·至诚

  第二节 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

   1.立场与理解

   2.层次与意义(1)

   3.层次与意义(2)

   4.层次与意义(3)

  第三节 儒家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

  第四节 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启示

第三章 融合视野内的普世伦理

  引言 方法问题

  第一节 文明立场与文化判断:方法(一)

  第二节 理性的与合理性的:方法(二)

第四章 基本理念(上):道德人权

第五章 基本理念(中):伦理正义

第六章 基本理念(下):自由·平等·宽容

第七章 道德秩序与道德教育

结语 “致中和”:文化对话与文化互镜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