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心学沿革简述

160 九五品

库存2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庞鹤鸣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61

上书时间2024-05-17

宏绮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庞鹤鸣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7709015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庞鹤鸣教授新作,国研智库书院官方正版内附庞老师照片(背面印有庞老师签名)

 

本书之所以称作中华心学,而不以“修身养性”为名,因“修身养性”源于《孟子》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后儒简称为“修身养性”。“心学”一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著述,至宋、元、明时,儒家进一步倡发之,使心学一词成了儒、释、道共认之内修学问,故以“中华心学”名之。本书分上、下二篇,上篇是心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心与心学》),下篇是中华心学的沿革(包括心学的雏形、扩展、隆盛、沉滞、复苏共五章)。旨在阐明心学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以及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意义,宣示中华心学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

庞鹤鸣,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华心学和气学研究者与修持者。近几年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著述,出版有《禅宗证悟理法辑要》《儒家内圣修持辑要》《传统修身法理》《针灸心法浅谈》等。

【目录】
上篇 心学基本知识
绪  论
第一节 开头语
第二节 对心学含义的约定表述
一、对心——意识的认识
二、对气学知识与人天整体观的简单介绍
三、内求、顿悟认知简介
第三节 从心体修持的心学视角鸟瞰传统文化内圣学的发展
第四节 心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简要介绍
一、传统文化治学为何强调要识心体
二、从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看其重要意义
第五节 本书所取内容,以儒家心学为主干,兼取释、道心学之成果
一、缘于儒家内圣学的特点
二、缘于心学的发展过程
第一章 心与心学
第一节 心的知识综述
一、心的名称略释 
二、心的体、用简介 
第二节 心学综述
一、十六字心法推原 
二、 心学类别 
第三节 心学的证悟 
一、心学证悟综述 
二、心学证悟历程与功夫 
第四节 心学证悟的意义 
一、对心学开悟的不同看法 
二、心学证悟修持与传统文化科学技术成就的关系 
三、心学修持(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下篇 中华心学的沿革
第二章 心学的雏形 
第一节 心学发端阶段(尧至春秋初) 
一、尧传舜的“允执厥中”
二、尧是被世人视为圣人之懿范人物 
三、战国时文献对巫的记叙
四、对“心法”践行的记述 
五、心学的修持有了简单的轨则 
六、如何看待三代之“圣治”
第二节 心学的雏形(春秋中期至秦) 
一、对二帝三王的“业绩”有了“内圣外王”的表述
二、心学之理法,初具整体轮廓 
三、心学雏形之方方面面 
四、 本时期的出土文物
第三章 心学的扩展(西汉至唐)
第一节 概述
一、综述
二、汉代以后的儒学
三、心学的发展、演化、分化
第二节 心学的发展(西汉至西晋) 
一、 气论的发展 
二、 心学践行的发展 
第三节 心学的深化、歧化(东晋至唐) 
一、简述 
二、《复性书》简介
三、简述《六祖坛经》之禅——直指心源,见性成佛 
第四章 心学的隆盛(宋至明代)
第一节 本时期心学综述
一、气一元论的形成
二、儒家的心学语系与道统的建立
三、心学修持——开悟过程体认的深化、具体化 
第二节 本时期禅宗心学概述 
一、本时期禅宗心学简述
二、本时期禅宗心学的成就 
第三节 本时期道教心学概述 
一、内丹修持成了本时期道教修炼的主题
二、对各种修炼方法做出了良莠的系统排列
三、本时期道教心学的成就 
第四节 本时期儒家心学
一、本时期儒家心学概述
二、本时期儒家心学的成就
第五节 心学之突显实学
一、心学的各类修持都要求在实处下功夫
二、心学修持达成内圣,是外王操持的基础与保证
三、心学修持为克成技艺之学奠定基础
第五章 心学的沉滞期(清代)
第一节 综述
一、儒家心学几被封杀
二、禅宗心学的零落
三、道家心学的新发展
第二节 本时期儒家心学简述
一、清初明遗大儒心学简述
二、清代儒家心学(本题所述,限于康熙至道光时期)
三、变法维新运动中的心学观念的涌现
第三节 本时期禅宗心学简述
第四节 本时期道家心学简述
一、龙门派第七代律祖王常月(号昆阳)
二、伍冲虚的弟子柳华阳
三、著述丰富的刘一明(号悟元子)
四、有所创新的闵小艮
五、主先天混元一气的黄元吉
第六章 传统心学的复苏与现代心学思想的萌发(辛亥革命以后)
第一节 传统心学的复苏
一、道家修持之新貌
二、释家心学复苏之新貌
三、儒家心学的复苏与现代心学思想的萌现
第二节 气学的新生
一、气学得以“翻身”
二、张岱年先生对气学的贡献
第三节 现代心学
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