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道德自然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道德自然史

48 全新

仅1件

陕西咸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迈克尔·托马塞洛;王锐俊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18-10-06

空谷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迈克尔·托马塞洛;王锐俊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63523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155千字
【内容简介】
《人类道德自然史》对人类道德心理的演变进行了迄今为止*为详尽的论述。基于对类人猿和人类儿童进行比较研究的大量实验数据,迈克尔·托马塞洛重构了早期人类如何逐渐成为具有超强合作精神、*终演变为具有道德观念的物种的过程。

  托马塞洛讨论了两个关键的演变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基于一种新方式,即多个个体可以作为一个复数行为者“我们”一起行事。演变的*阶段发生在生态挑战迫使早期人类与伙伴一起寻找食物否则就只能饿死的时期。为了协调好这些合作活动,人类形成了共同意向性认知技能,这使得合作伙伴双方都清楚用来管理每个角色的规范性标准。为了减少风险,基于共同的信任感、尊重感和责任感,个体可以做出明确的共同承诺,即作为同等应得的合作伙伴,“我们”合作觅食,共享战利品。演变的第二阶段发生在人类人口增长、劳动分工变得更为复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文化群体,这些群体要求群体成员要对群体忠诚,要保持一致性,要具有文化认同。在发展成为新的“我们”这一文化群体成员的过程中,现代人类形成了集体意向性认知技能,产生了因文化而形成的、客观化了的对与错的规范,文化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把这些规范看作对于“我们”中的任何一员都合法的道德。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演变,现代人类不仅拥有了适用于与个体面对面交往的第二人称道德,而且还拥有了群体意识的“客观”道德,使得人们在道德上服从于其所属的道德共同体。
【作者简介】
    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被认为是当今能够跨多个学科领域的少数专家之一,他在社会认知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导致了发展心理学和灵长目动物认知领域的革命性观点。入选德国国家科学院、匈牙利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获得诸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奖、英国科学院心理学奖等。现任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联席主任、杜克大学荣誉教授,著有《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构建一种语言:基于运用的语言获得理论》《人类沟通的起源》《我们为什么合作》《人类思维自然史》等。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相互依存假说…………………………………1

第二章 合作的演变……………………………………13

合作的基础………………………………………………16

类人猿合作………………………………………………31

基于亲属和朋友的亲社会关系…………………………51

第三章 第二人称道德…………………………………59

合作和帮助………………………………………………64

共同意向性………………………………………………76

第二人称行为……………………………………………86

共同承诺…………………………………………………95

最初的“应该”…………………………………………115

人类道德自然史

第四章  “客观”道德 ………………………………125

文化与忠诚………………………………………………130

集体意向性………………………………………………137

文化行为…………………………………………………144

道德自我管理……………………………………………158

第五章 合作 人类道德 ………………………………197

道德演化理论……………………………………………201

共享意向和道德…………………………………………209

结 论……………………………………………………231

注 释……………………………………………………2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