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国学
  • 论国学
  • 论国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国学

16 2.3折 69.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富春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36

上书时间2024-06-28

利可维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富春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43255
  • 定价 6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324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国学实劲“国魂之学”,所谓国魂就是中国的智慧。因此,国学的根本就是中国的智慧之学。
  《论国学》如实分析了中国古老的智慧的本性及其形态,重新诠释了其思想意义,以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促进当代中国汉语思想的建设。
  中国的智慧有自己的话语系统,给存在、思想和语言等都赋予了非常独特的规定。其历史形态一般分为为儒、道、禅三家,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三个部分的.思想。但正好这三术方面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整体。儒家的文本主要是传统所说的“四书五经”,道家的文本主要是《老子》和《庄子》,而禅宗的文本主要是《坛经》。
  在根本上说,中国的智慧是一种自然性的智慧,区分于西方非自然性的智慧。自然是人的存在、思想和语言的根据。但自近代以来,自然性的历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由此进入了后自然时代。
  在目前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必须思考:中国传统的智慧中哪些是活着的?哪些是死去的?同时,中国能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新的智慧?这正是当代国学研究的使命。
【作者简介】
  彭富春,1963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武-市政协副主席。1979-1983年学习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1988年学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1997年学习于德国奥斯纳布虽克大学,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美学的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以及中国先秦思想(老子)。主要著作有:《论老子》(人民出版社,2014)、《论海德格尔》(人民出版社,2012)、《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欧洲科学出版社,1998;上海三联书店,2000),《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论中国的智慧》(人民出版社,20l0),《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等等。2001年被选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03年荣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选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导论国学与智慧之学

第一章存在或者世界
一、世界
二、天与地
三、人的规定
四、天人之际
五、欲望
六、工具
七、智慧或者大道
八、道与欲
九、道与技
十、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

第二章思想
一、知的本源
二、知与道
三、知道作为观
四、知道的形态
五、儒、道、佛三观
六、认识、道德和审美
七、知行合

第三章语言
一、汉语言的一般特点
二、儒家的正名
三、道家的言与道
四、禅宗的言说与不可言说
五、语言的边界

第四章儒家——社会之道
一、《周易》
二、《论语》
三、《孟子》
四、《大学》
五、《中庸》

第五章道家——自然之道
一、《老子》
二、《庄子》

第六章禅宗——心灵之道
第七章自然性
第八章后自然时代
第九章新的中国的智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