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SolidWorks2014中文版机械设计从零开始(配教学视频)

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罘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01

装帧平装

货号R34

上书时间2024-05-24

利可维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罘 著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01
  • ISBN 978712122675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2页
  • 字数 8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三维CAD软件,该软件以参数化特征造型为基础,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等特点。
本书针对SolidWorks 2014中文版介绍了SolidWorks基础知识、草图绘制、基本特征建模、高级特征建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设计、曲线和曲面设计、钣金及焊件设计、模具和线路设计、配置和系列零件设计表、渲染输出、动画制作、仿真分析、其他功能范例,等等。内容安排上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介绍相应章节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一个内容较全面的范例来使读者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步骤讲解翔实、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一步步完成模型的创建,使读者既快速又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软件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随书附DVD光盘一张,包含书中的实例素材文件、操作视频录像文件和教学用的PPT文件。
【作者简介】
1998年3月至今,北京工商大学任教。高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分会,会员。主持北京市教委项目一项;主持北京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一项;主持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一项;主持北京工商大学教改项目一项。
【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1
1.1  概述1
1.1.1  背景1
1.1.2  主要设计特点1
1.1.3  SolidWorks的学习方法3
1.1.4  SolidWorks 2014的新增功能3
1.2  用户界面3
1.2.1  菜单栏4
1.2.2  工具栏7
1.2.3  状态栏7
1.2.4  管理器窗口7
1.2.5  任务窗口8
1.3  基本操作8
1.3.1  文件的基本操作8
1.3.2  选择的基本操作9
1.3.3  视图的基本操作10
1.4  参考坐标系12
1.4.1  原点12
1.4.2  参考坐标系的属性设置12
1.4.3  修改和显示参考坐标系12
1.5  参考基准轴13
1.5.1  临时轴13
1.5.2  参考基准轴的属性设置13
1.5.3  显示参考基准轴14
1.6  参考基准面14
1.7  参考点15
1.8  范例16
1.8.1  生成参考坐标系16
1.8.2  生成参考基准轴17
1.8.3  生成参考基准面18
本章小结18
第2章  草图绘制19
2.1  绘制草图基础知识19
2.1.1  图形区域19
2.1.2  草图选项20
2.1.3  草图绘制工具21
2.1.4  绘制草图的流程22
2.2  草图图形元素22
2.2.1  直线22
2.2.2  圆23
2.2.3  圆弧24
2.2.4  椭圆和椭圆弧25
2.2.5  矩形和平行四边形26
2.2.6  抛物线26
2.2.7  多边形27
2.2.8  点27
2.2.9  样条曲线28
2.2.10  槽口28
2.2.11  文字29
2.3  草图编辑30
2.3.1  剪切、复制、粘贴草图30
2.3.2  移动、旋转、缩放、复制草图30
2.3.3  剪裁草图31
2.3.4  延伸草图32
2.3.5  分割、合并草图32
2.3.6  派生草图32
2.3.7  转换实体引用33
2.3.8  等距实体33
2.4  3D草图33
2.4.1  简介34
2.4.2  3D直线34
2.4.3  3D圆角35
2.4.4  3D样条曲线36
2.4.5  3D草图点36
2.4.6  面部曲线37
2.5  几何关系37
2.5.1  几何关系概述37
2.5.2  添加几何关系38
2.5.3  显示/删除几何关系38

2.6  尺寸标注39
2.6.1  智能尺寸39
2.6.2  自动标注草图尺寸40
2.6.3  修改尺寸41
2.7  范例41
2.7.1  进入草图绘制状态41
2.7.2  绘制草图基本图形42
2.7.3  绘制样条曲线和圆弧43
2.7.4  绘制槽口及圆周阵列47
2.7.5  绘制基准面49
2.7.6  绘制草图基本图形50
2.7.7  绘制圆及改变实体51
2.7.8  缩放比例及改变实体55
2.7.9  绘制直槽口及草图阵列58
2.7.10  绘制转折线62
本章小结64
第3章  基本特征建模65
3.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65
3.1.1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知识点65
3.1.2  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
操作66
3.2  拉伸切除特征71
3.2.1  拉伸切除特征的知识点71
3.2.2  拉伸切除特征的案例操作71
3.3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77
3.3.1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知识点77
3.3.2  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案例
操作78
3.4  扫描特征81
3.4.1  扫描特征的知识点81
3.4.2  扫描特征的案例操作83
3.5  放样特征88
3.5.1  放样特征的知识点88
3.5.2  放样特征的案例操作90
3.6  筋特征94
3.6.1  筋特征的知识点94
3.6.2  筋特征的案例操作94
3.7  孔特征96
3.7.1  孔特征的知识点96
3.7.2  孔特征的案例操作98
3.8  圆角特征102
3.8.1  圆角特征的知识点102
3.8.2  圆角特征的案例操作106
3.9  倒角特征109
3.9.1  倒角特征的知识点109
3.9.2  倒角特征的案例操作109
3.10  抽壳特征112
3.10.1  抽壳特征的知识点112
3.10.2  抽壳特征的案例操作112
3.11  固定台建模范例113
3.11.1  生成拉伸特征113
3.11.2  生成拉伸切除特征115
3.11.3  生成旋转特征115
3.11.4  生成扫描特征116
3.11.5  生成放样特征117
3.11.6  生成孔特征118
3.11.7  生成筋特征118
3.11.8  生成圆角特征119
3.11.9  生成倒角特征120
本章小结121
第4章  高级特征建模122
4.1  草图阵列122
4.1.1  草图线性阵列122
4.1.2  草图圆周阵列125
4.2  特征阵列126
4.2.1  特征线性阵列127
4.2.2  特征圆周阵列129
4.2.3  表格驱动的阵列130
4.2.4  草图驱动的阵列132
4.2.5  曲线驱动的阵列133
4.2.6  填充阵列135
4.3  零部件阵列140
4.3.1  零部件的线性阵列140
4.3.2  零部件的圆周阵列141
4.3.3  零部件的特征驱动142
4.4  镜向144
4.4.1  镜向草图144
4.4.2  镜向特征145
4.4.3  镜向零部件146

4.5  弯曲特征148
4.5.1  弯曲特征的功能148
4.5.2  生成弯曲特征的案例操作150
4.6  压凹特征154
4.6.1  压凹特征的功能154
4.6.2  生成压凹特征的案例操作154
4.7  变形特征155
4.7.1  变形特征的功能156
4.7.2  生成变形特征的案例操作159
4.8  圆顶特征162
4.8.1  圆顶特征的功能162
4.8.2  生成圆顶特征的案例操作162
4.9  包覆特征163
4.9.1  包覆特征的功能163
4.9.2  生成包覆特征的案例操作164
4.10  自由形特征165
4.10.1  自由形特征的功能165
4.10.2  生成自由形特征的案例
操作166
4.11  分割特征167
4.11.1  分割特征的功能168
4.11.2  生成分割特征的案例操作168
4.12  拔模特征169
4.12.1  拔模特征的功能169
4.12.2  生成拔模特征的案例操作172
4.13  刀具建模范例175
4.13.1  建立主体部分176
4.13.2  建立齿根部分178
4.13.3  建立刀刃部分180
4.13.4  建立其余部分184
本章小结186
第5章  装配体设计187
5.1  生成装配体187
5.1.1  插入零部件的属性设置187
5.1.2  生成装配体的方法188
5.2  干涉检查188
5.2.1  干涉检查的属性设置188
5.2.2  干涉检查的案例操作190
5.3  爆炸视图191
5.3.1  爆炸视图的属性设置191
5.3.2  生成爆炸视图的案例操作192
5.4  轴测剖视图193
5.4.1  轴测剖视图的属性设置193
5.4.2  生成轴测剖视图的方法194
5.5  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194
5.5.1  压缩状态的种类194
5.5.2  压缩零件的方法196
5.6  装配体统计196
5.6.1  装配体统计的信息196
5.6.2  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案例操作196
5.7  自锁夹具装配范例197
5.7.1  插入零件198
5.7.2  设置配合199
5.7.3  模拟运动212
本章小结216
第6章  工程图设计217
6.1  线型和图层217
6.1.1  线型设置217
6.1.2  图层218
6.1.3  图层的案例操作218
6.2  图纸格式219
6.2.1  图纸格式的属性设置220
6.2.2  使用图纸格式的案例操作221
6.3  工程图文件222
6.3.1  设置多张工程图纸222
6.3.2  激活图纸223
6.3.3  删除图纸223
6.4  标准三视图223
6.5  投影视图224
6.5.1  投影视图的属性设置224
6.5.2  生成投影视图的案例操作225
6.6  辅助视图226
6.7  剪裁视图228
6.8  局部视图229
6.8.1  局部视图的属性设置229
6.8.2  生成局部视图的案例操作230
6.9  剖面视图231
6.9.1  剖面视图的属性设置231
6.9.2  生成剖面视图的案例操作232

6.10  旋转剖视图233
6.11  断裂视图234
6.11.1  断裂视图的属性设置235
6.11.2  生成断裂视图的案例操作235
6.12  尺寸标注236
6.12.1  绘制草图尺寸236
6.12.2  添加尺寸标注的案例操作237
6.13  注释238
6.13.1  注释的属性设置238
6.13.2  添加注释的案例操作241
6.14  基座零件图范例242
6.14.1  建立工程图前的准备工作242
6.14.2  插入视图243
6.14.3  设置工程图的显示比例244
6.14.4  绘制剖面图245
6.14.5  标注零件图尺寸249
6.14.6  标注零件图的表面粗糙度252
6.14.7  加注注释文字253
6.14.8  保存253
本章小结254
第7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255
7.1  曲线255
7.1.1  投影曲线255
7.1.2  组合曲线257
7.1.3  螺旋线和涡状线258
7.1.4  通过XYZ点的曲线261
7.1.5  通过参考点的曲线262
7.1.6  分割线263
7.2  曲面267
7.2.1  拉伸曲面268
7.2.2  旋转曲面269
7.2.3  扫描曲面273
7.2.4  放样曲面275
7.2.5  等距曲面276
7.2.6  延展曲面277
7.3  编辑曲面278
7.3.1  圆角曲面278
7.3.2  填充曲面280
7.3.3  中面281
7.3.4  延伸曲面283
7.3.5  剪裁曲面284
7.3.6  替换面286
7.3.7  删除面287
7.4  曲面模型范例288
7.4.1  制作外形288
7.4.2  制作尾部291
7.4.3  制作领结形293
7.4.4  制作翼形298
7.4.5  制作凸面299
本章小结301
第8章  钣金及焊件设计302
8.1  钣金设计特征302
8.1.1  基体法兰302
8.1.2  边线法兰304
8.1.3  斜接法兰307
8.1.4  褶边308
8.1.5  绘制的折弯310
8.1.6  闭合角311
8.1.7  转折312
8.1.8  断裂边角314
8.2  钣金编辑特征315
8.2.1  切口315
8.2.2  展开316
8.2.3  折叠317
8.2.4  放样折弯318
8.3  成形工具319
8.4  结构构件320
8.5  剪裁/延伸322
8.6  圆角焊缝324
8.7  自定义焊件轮廓325
8.8  子焊件326
8.9  切割清单326
8.9.1  生成切割清单的操作步骤326
8.9.2  自定义属性327
8.10  支架焊件建模范例328
8.10.1  准备草图328
8.10.2  生成结构构件329
8.10.3  剪裁结构构件331
8.10.4  插入角撑板332
8.10.5  生成其他部分334
8.11  挡板钣金建模范例334
8.11.1  建立主体部分334
8.11.2  建立其余部分337
本章小结339
第9章  模具和线路设计340
9.1  模具设计340
9.1.1  模具设计简介340
9.1.2  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344
9.2  模具设计范例344
9.2.1  导入模具模型344
9.2.2  拔模分析344
9.2.3  底切分析345
9.2.4  设置比例缩放346
9.2.5  创建分型线346
9.2.6  创建分型面346
9.2.7  切削分割347
9.2.8  创建模具零件348
9.3  线路设计350
9.3.1  SolidWorks Routing 插件
设置350
9.3.2  步路系统分类350
9.3.3  步路选项设置350
9.3.4  步路文件位置设置352
9.3.5  步路模板354
9.3.6  连接点355
9.3.7  步路点357
9.3.8  线路设计基本步骤358
9.4  电力管筒设计范例358
9.4.1  创建第一条管筒线路359
9.4.2  创建第二条管筒线路362
9.4.3  保存相关装配体365
本章小结365
第10章  配置和系列零件设计表366
10.1  配置366
10.1.1  手动生成配置的方法366
10.1.2  激活配置的方法367
10.1.3  编辑配置367
10.1.4  派生配置的方法367
10.1.5  删除配置的方法368

10.2  系列零件设计表369
10.2.1  插入系列零件设计表的
方法369
10.2.2  插入外部Microsoft Excel
文件为系列零件设计表的
方法370
10.2.3  编辑系列零件设计表的
方法370
10.2.4  保存系列零件设计表的
方法370
10.3  系列零件设计表参数370
10.4  范例373
10.4.1  创建表格373
10.4.2  插入设计表375
本章小结378
第11章  渲染输出379
11.1  布景379
11.2  光源381
11.3  外观383
11.4  贴图385
11.5  渲染、输出图像386
11.5.1  PhotoView整合预览386
11.5.2  PhotoView预览窗口386
11.5.3  PhotoView选项387
11.6  实例操作388
11.6.1  启动插件388
11.6.2  设置模型外观389
11.6.3  设置外部环境391
11.6.4  设置贴图391
11.6.5  完善其他设定393
11.6.6  输出图像393
本章小结394
第12章  动画制作395
12.1  简介395
12.1.1  时间线395
12.1.2  键码点和键码属性396
12.2  旋转动画397
12.3  装配体爆炸动画398
12.4  视像属性动画400
12.5  距离或者角度配合动画401
12.6  物理模拟动画402
12.6.1  引力402
12.6.2  线性马达和旋转马达403
12.6.3  线性弹簧406
12.7  搬运机械手动画制作范例407
12.7.1  打开装配体408
12.7.2  添加特殊配合408
12.7.3  制作动画413
本章小结421
第13章  仿真分析422
13.1  有限元分析422
13.1.1  应用约束423
13.1.2  应用载荷423
13.1.3  定义材质424
13.1.4  分析模型425
13.1.5  查看结果425
13.1.6  案例425
13.2  流体分析430
13.2.1  检查几何体431
13.2.2  选择流体431
13.2.3  设定边界条件431
13.2.4  求解模型432
13.2.5  查看结果432
13.2.6  案例433
13.3  公差分析436
13.3.1  测量436
13.3.2  装配体顺序437
13.3.3  装配体约束437
13.3.4  分析结果437
13.3.5  案例438
13.4  数控加工分析442
13.4.1  规则说明443
13.4.2  配置规则443
13.4.3  核准零件444
本章小结445
第14章  其他功能范例446
14.1  齿轮油泵装配图范例446
14.1.1  设置图纸格式447
14.1.2  插入视图449
14.1.3  生成剖视图450
14.1.4  标注尺寸454
14.1.5  添加注释459
14.1.6  生成零件序号和零件表459
14.1.7  编辑图纸格式463
14.1.8  保存文件464
14.2  管道设计范例464
14.2.1  创建第一条管道线路465
14.2.2  创建第二条管道线路469
14.2.3  保存相关装配体471
14.3  高级配合范例472
14.3.1  标准配合472
14.3.2  高级配合475
14.3.3  机械配合475
14.4  机构简图运动分析范例476
14.4.1  建立草图477
14.4.2  制作块478
14.4.3  设置约束479
14.4.4  运动分析483
14.5  智能零部件范例487
14.5.1  设置支脚配合参考488
14.5.2  设置垫片配合参考488
14.5.3  支脚添加配置489
14.5.4  垫片添加配置492
14.5.5  创建装配体         492
14.5.6  制作智能零部件493
14.5.7  应用智能零部件495
14.6  可持续设计分析范例49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