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奢华与堕落:论《金瓶梅》的艺术(签赠)

20 5.3折 38 九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付善明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12

上书时间2024-05-23

兆发书局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付善明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6068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1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金瓶梅》人物的非道德化倾向也是作者对传统道德和小说典型观念进行反思的结果。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只有人物性格中的道德因素才能产生美感吗?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一切真正的艺术家都必须对传统小说观念中的诸因素重新进行思考。兰陵笑笑生选择了一条和罗贯中、施耐庵完全不同的路径,他不愿把自己的读者引向一个虚幻的道德理想世界,向那些虚构出来的完美道德形象顶礼膜拜,在敬慕和赞美中陶醉。他以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勇气和良知抛弃了幻想,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现实中的一切丑类,用锋利的笔摹画出他们的丑态和阴暗的心灵。“谁要是抱着摧毁罪恶的目的……那么,他就必须把罪恶的一切丑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出来,并且把罪恶的巨大形象展示在人类的眼前。”④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等正是《金瓶梅》作者为我们展示的“罪恶的巨大形象”,他们身上凝聚着这个病态社会的“一切丑态”,笑笑生要达到的也正是“摧毁罪恶的目的”。封建社会正在像一具僵尸迅速发臭、腐烂,“古风渐渺”,“流风愈下”,道德的破坏和沦丧已成为无法改变的趋势,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兰陵笑笑生失去了用道德形象感化读者的信心和勇气。既然生活中再也没有那种令人感动的道德完人,也不再有为作家提供这些道德完人所必需的生活环境,小说家何必向壁虚构,用并不存在的道德形象欺骗读者?其实,文学典型的真正意义难道仅仅在于以正面的道德形象为读者树立楷模吗?不也可以用反面的非道德形象为人们树起一面镜子,照出自我心灵的美和丑、善和恶吗?这一点,几乎没有一个前代的小说家意识到,只有兰陵笑笑生以前所未有的识力和才力认识到了,且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作者简介】
  付善明,(1980-),男,汉族,山东费县人。2008年于苏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南开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10月至今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自2011年7月任教于天津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红楼梦》赏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出版《金瓶梅百问》(合作),发表学术论文《(金瓶梅)作者笑笑生的智慧》、《曲表心声:<金瓶梅>的词曲叙事》、《闺阁风云:浅论<金瓶梅)(红楼梦)中的继室》、《论(聊斋志异)创作思想的二重性》、《<红楼梦>:大师的心灵史》等二十多篇。
【目录】
堕落时代的写真(代序)
引言

第一章 创作运思:运筹之妙
第一节 创作心态探析
第二节 典型的力量:以帮闲为例
第三节 匠心独运的情节

第二章 《金瓶梅》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金瓶梅》的拟话本叙事
第二节 曲表心声:《金瓶梅》的词曲叙事
第三节 “看官听说”与人物评论——《金瓶梅》的叙事干预

第三章 美与丑:审美革新
第一节 美:“泥塘里的光彩
第二节 丑:蔚为大国的黑色
第三节 多元化:美学范畴的拓展

第四章 雅俗:“文心”与“里耳
第一节 小道与正统:说部的雅与俗
第二节 通俗美:《金瓶梅》的文本审视
第三节 俚俗美:《金瓶梅》的语言魅力

第五章 世情悲喜:歌哭的世界
第一节 喜剧性:“笑”的智慧
第二节 悲剧性:人性的考量
第三节 病与梦:解脱的迷惘

第六章 《金瓶梅》的审美接受
第一节 《金瓶梅》:仁智互见
第二节 审美接受与《金瓶梅》三家评
第三节 纷呈众彩的《金瓶梅》文本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