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 眩晕(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眩晕(第2版)

12 4.3折 28 九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粟秀初、黄如训 著

出版社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1+8

上书时间2024-06-28

然然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粟秀初、黄如训 著
  • 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2
  • ISBN 978781086431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5页
  • 字数 26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眩晕(第2版)》在初版基础上,不仅继续强调临床实用性,而且对初版中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足和误漏之处进行了修订。并重点对临床常见的耳石病、脑血管病性眩晕、颈性眩晕和耳源性颅内炎性并发症等诊疗内容做了大的改动。同时应广大读者要求,补充了外科治疗、康复治疗、眩晕护理、影像学检查、个别少见病种(如颅石骨症、内淋巴管扩张综合征等)及眩晕科研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等内容。
  《眩晕》初版系作者根据自己对于眩晕近五十年的临床诊疗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编著而成。书中系统介绍了眩晕的临床解剖、生理、病理生理,重点强调临床
【作者简介】
  黄如训,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博士导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其中较突出并具特点的:①首创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②在国内外首先提出混合性中风的概念,提出应单列一类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③强调脑血管病变在中风发病的意义,指出脑微循环损害在卒中灶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应重视循环保护的观点;④开展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⑤提出中风治疗应个体化的观点。对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粟秀初,出生于1925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目录】
上篇总论
第一章临床解剖
第一节骨迷路
第二节膜迷路
第三节血管
第四节神经

第二章临床生理
第一节听觉生理
第二节平衡觉生理

第三章临床病理生理
第四章病因
第一节耳病性眩晕
第二节脑血管病性眩晕
第三节颈性眩晕
第四节脑肿瘤性眩晕
第五节外伤性眩晕
第六节癫痫性眩晕
第七节中毒性眩晕
第八节颅内感染性眩晕
第九节变性、代谢病性眩晕
第十节其他躯体疾病性眩晕
附录1法国巴黎市耳一神经功能检测中心的眩晕病因分析
附录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耳鼻咽喉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