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孤独与自由:李孝萱的艺术世界

45 3.5折 128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修佳 著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修佳 著
  •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9875651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笔墨是老话题,也是常谈常新的新话题;中国画的现代性,亦是笔墨问题探讨中的焦点话题。诸多艺术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赋予这一课题清新的鲜活。肇源于山野与农业文明的中国画艺术,决定了它的遣情寄兴、物我合一的基本功效。成熟于唐代的中国人物画,自宋代以来开始了由粉饰太平到格物精神、宁静心灵的效能转变,至明代转向了以人世精神去描绘社会的各种现象,普通人的生活图景一度成为画家笔下的主题,但关乎生命价值与直面人生的创作并没有提升到表现的领域中。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国进入了融合中西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的影响给传统中国画的现代性,带来了新的思考——变革,已经成为传统中国画的自身需要。传统笔墨在当下文化中的精神价值如何确定,获得了新的定义和释读。
  20世纪以降,近现代中国文化的一切变革,都是在西方文化介入以后发生的。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传统文化,大都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参照体系,一方面进行着传统文化的维护和赞赏,另一方面追求着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和变革。中国画在这两条改革的途径上相互冲击与抗争、转化与融合,一并开创着中国画的现代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艺术家逐渐带来了个人选择和创造的自由,以都市为背景的水墨表现开始登上时代的舞台,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中国人物画也承担起它自身的基本功效,开始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经验,逐渐实现艺术对生活真实与人性真实的价值选择。
  李孝萱率先将现代城市引入绘画表现,以水墨语言和心灵创伤的经验,将现代城市表层下的无序和混乱,存在和幻灭结合起来;以异化和幻想形式,集中展示了现代城市的焦虑心态和荒诞现状,去开掘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人生况味、生死爱恨。他在努力挖掘这一现状时,现实也抛出了他。一种孤独、无爱、被遗忘且彻底失衡的存在——充斥着令人窒息、深感压抑的困境,令画家对着旋律尽失、呆板无聊、枯燥贫瘠的生存状态愤怒不已,他只能将近乎疯狂的冲动化作凝重肆意的笔墨,拽下那些令人崇敬的偶像的假发,为那些反叛不羁的脑袋赋予救赎式的批判,对怀着破灭的理想处于社会次要地位的有思想的众生、孤独的男女甚而可怜的家伙,也一并给予了希望——朝向一个放弃承载这些重量的新时代的渴望。而李孝萱也把自己裹进斗篷,迈出步子走向忧愁的、阴暗的夜晚时似乎多么地悲哀,他即便穿过繁华落尽的初冬风景,也足以让人感到孤寂,但又充满深深的欢乐,充满诗意。而后他能自由地立于案前,就着色彩,就着烛光,只为那一场有关爱欲、有关灵魂的梦,在笔墨的城市中。
【目录】

第一章
时代思潮和精神初探
第二章
求艺历程及钻研方式
第三章
心灵创伤与内在经验
第四章
荒诞:异化下的众生百态
第五章
爱与性的文化失衡
第六章
由爱向死的价值向度
艺术大事记
作品索引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