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科学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科学导论/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59 八五品

库存2件

江苏镇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军、孙力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31

上书时间2024-05-27

今古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明军、孙力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26769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 字数 414千字
  • 丛书 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在《政治科学导论》中,作者从政治学基本原理到政治现象的分析,从宏观的制度建设到具体的政治行为分析,从横向的政治运作到纵向的政治发展,为读者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政治学学科框架,使读者对政治学的发展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和把握。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立足当代中国政治现实,将政治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与现实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相结合。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使我国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深刻变化直接关系着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如何在民主化、法制化的发展过程中整合各种利益需求,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已经关系到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转轨这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对此,作者专辟利益与政治一章,希望在吸收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颇有启发性的思考,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第一篇来访
第一章新闻采访和新闻记者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内涵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的內涵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三、新闻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新闻记者
一、记者的类型
二、记者的职责与任务
三、新闻采访工作对记者的要求

第二章新闻识别与发现
第一节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的定义
二、新闻敏感的內容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
第二节新闻线索
一、新闻线索的含义和特点
二、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第三节新闻主题
一、确立主题的标准
二、新闻主题的提炼

第三章新闻采访技巧
第一节掌握新闻采访流程
一、明确报道思想
二、确定采访选题
三、做好采访准备
四、开展采访活动
第二节采访准备
一、采访准备的优势
二、访前准备的內容
第三节谈话采访
一、提问的类型
二、提问的技巧
三、提问的方久
四、访问成功的要求
五、做好访问记录
第四节观察采访
一、观察采访的特点
二、观察采访的功能
三、观察采访的內容
第五节其他新闻采访方法
一、电话紛
二、网络采访
三、隐性紛
四、开座谈会

第二篇写作
第四章新闻写作的基本理念
第五章新闻语言
第六章消息的写作
第七章通讯的写作
第八章新闻特写和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九章各类新闻题材的写作
第十章广播新闻写作
第十一章电视新闻写作

第三编编辑
第十二章报纸编辑概论
第十三章策划
第十四章编稿
第十五章组版
第十六章专刊与副刊编辑
第十七章电视新闻编辑概述
第十八章电视新闻的声画编辑

第四编新闻评论
第十九章新闻评论概述
第二十章报纸新闻评论
第二十一章广播、电视和网络评论

参考书目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观
第二节政治学
第三节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及主要方法
第四节本书的理论体系设计与特点

第二章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节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第三节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政治反映利益
第二节利益发展与政治演进
第三节利益与政治和谐

第四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第三节阶级与政治权力的分配

第五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历史类型
第三节当代国家机构
第四节国家的消亡

第六章政府
第一节政府的含义与特性
第二节政府体制
第三节政府职能

第七章政党与政治社团
第一节政党的含义
第二节政党制度
第三节政治社团

第八章民族和民族问题
第一节民族
第二节民族问题
第三节当代中国民族问题

第九章政治统治
第一节政治统治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政治统治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政治统治的方式、基础和目的

第十章政治管理
第一节政治管理概述
第二节政治管理的类型
第三节政治管理的职能和方式

第十一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含义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

第十二章政治心理
第一节政治心理概述
第二节个体政治心理
第三节团体政治心理
第四节社会政治心理

第十三章政治思想
第一节政治思想的内涵
第二节政治思想的结构与特征
第三节政治思想的类型和作用

第十四章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途径
第三节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

第十五章人权与宪政
第十六章政治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
第十七章政治民主
第十八章政治文明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