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12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万雄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7-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南4-2-3

上书时间2024-06-29

市中区宜枫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万雄 著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1997-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09777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7页
  • 字数 153千字
【内容简介】
这里要附带一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的重要,不应太侧重于衡量当时知识分子所提出革新方案的成效性,而应正视他们能无所回避、勇于揭露要中国摆脱厄运、走向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全盘问题。只有到此地步,中国人对自己的困境才算有彻底的认识。他们这一代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无庸讳言到今日尚未达成,因而五四时期所标示的改革课题仍具有生命力。可以断言,在此后的中国,只要知识分子仍旧被视为或自视为是推动历史的先驱力量,相信五四运动于知识界仍然有历久常新的魅力。不过笔者却认为,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知识界能发挥了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只能是二十世纪初头的三十年间,这期间也正是由传统士大夫向近代型知识分子转化成功的第一代的形成和成长的时期。

  其次,除了近代中国革新运动愈步趋深入,以至到五四时期而有一新文化运动的勃兴的历史进程外,我们不能忽略与这个历史进程相凑泊的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的历史条件。拙稿下面则试图从新文化运动溯源作条理去展示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作者简介】
陈万雄, 一九四八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历史系毕业,随之入中文大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一九七七年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在港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除曾兼任香港树仁学院和岭院学院讲师外,自日归港后,一直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工作。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新青年》及其作者

  第一节 同仁杂志时期

    (1915年9月—1916年2月)

  第二节 作者群的开拓

    (1916年9月—1917年3月)

  第三节 北京大学革命派的阵地

    (1917年3月—1920年)

第二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力量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期的北大

  第二节  蔡元培的出掌北大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倡导力量与清末民初的革命运动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倡导力量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前倡导力量与政党政况

  第三节  五四后倡导力量与孙中山的结合

第四章  五四运动在安徽

  第一节  运动发轫  

  第二节  运动的指导力量

  第三节  启蒙者的角色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反传统思想

  第一节 清末的反传统思想言论

  第二节 清末反传统思想与五四时期的渊源

第六章 清末民初的文学革新运动

  第一节 清末的白话文运动

  第二节 其他方面的文学革新活动

第七章 结论:革命家与启蒙者的双重角色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