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

100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延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江晓原、钮卫星 著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江晓原、钮卫星 著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806786628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0页
  • 字数 325千字
【内容简介】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对中外天文交流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中国天学之起源,中国天学与古巴比伦、埃及天学之关系,隋唐佛教东传中的天文知识、明清来华传教士对天文的传播等问题都有大量实证性的分析,学术涵量颇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与境外文化的交流特征与趋向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对当前的文化建设事业颇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文革“中失去上高中的权利,初中毕业后在纺织厂当了六年电工。自幼好古成癖,特别迷恋于古代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恢复高考后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因为感到理科的知识自学起来不像文科那样容易),1982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了六年科学史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自此一直在文科和理科的交界处行走。
  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特批晋升研究员,次年成为博士导师。长期领导着国内唯一的天文学史研究组。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出任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之首任系主任。
  已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天学真原》等16部,在英、美、德、韩、台、港及大陆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90余篇。此外还发表了大量其它作品。同行有“功力深厚,思想激进”、“写的学术专著象侦探小说一样好读”等评语。
  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国际东亚科技医学史学会(ISHEASTM)会员,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性学会理事,上海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上海性教育协会理事,《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料》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常务编委、编委。已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等列入十余种国际名人录。
  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一、古代中西方天文学交流
  涉及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欧洲和伊斯兰天文学与中国的交流及相互影响。
  二、运用古代天文学资料解决当代天文学课题
  运用中国古代资料解决了困扰国际天体物理学界百余年的“天狼星颜色问题”。
  三、对古代中国天学之性质与功能研究。
  这方面的代表性专著《天学真原》成为近年在天文学史、科学史和人文学术领域中知名度和引用率都很高的成果,被认为“开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纪元“。
  四、利用天文学方法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
  确定了两千年来聚讼不已的武王伐纣年代问题,并且重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日程表。后又推算出了孔子诞辰的准确日期。
  五、中国性文化史研究
  是“文革“结束后国内最先发表性学史研究成果的学者。专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是这方面最新的代表作。
已经发表的著作有:
1、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1、1992、1995;洪叶文化事业有 限公司,台北,1995。1992年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2、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2。
3、江晓原:《历史上的星占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1995。
4、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5。
5、江晓原、谢筠:《周髀算经译注》(国务院古籍整理八五规划书目之一),辽宁教育出 版社,沈阳,1996。
6、江晓原、钮卫星∶《天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8。
7、江晓原:《天学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9。
8、江晓原、钮卫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江晓原:《江晓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1、江晓原:《性在古代中国》,陕西科技出版社,西安,1988。
12、江晓原:《中国人的性神秘》,科学出版社,北京,1989;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90;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1993。
13、江晓原、钮卫星:《天人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4。
14、江晓原:《星占》,香港中华书局,香港,1997。
15、江晓原:《东边日出西边雨》(随笔集),青岛出版社,2000。
16、江晓原:《走来走去》(随笔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模型初定似曾相识:秦汉之际的中国天文学与古巴比伦天文学
第一章 中国天学之起源:西来还是自生?
第二章 《周髀算经》——中国古代唯一的公理化尝试
第三章 《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考
第四章 《周髀算经》与古代域外天学
第五章 从太阳运动理论看巴比伦与中国天文学之关系
第六章 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
第七章 巴比伦一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几个问题
第八章 古埃及天学三问题及其与巴比伦及中国之关系
第九章 古代中国人的宇宙
第二部分梵天所造流播中土:六朝隋唐来华的印度天文学
第一章 六朝隋唐传入中土之印度天学
第二章 罗喉、计都天文学含义考源
第三章 《七曜禳灾诀》木星历表研究
第四章 《梵天火罗九曜》考释及其撰写年代和作者问题探讨
第五章 《佛说时非时经》考释
第六章 汉译佛经中的日影资料辨析
第七章 何承天改历与印度天文学
第八章 中国古历中的近距历元及其印度渊源
第九章 张子信之水星“应见不见”术及其可能来源
第十章 汉译佛经中的星宿体系
第十一章 天学史上的梁武帝
第十二章 元代华夏与伊斯兰天文学接触之若干问题
第三部分耶稣会士的通天捷径:明清之际输人中国的欧洲古典天文学
第一章 开普勒的天体引力思想在中国
第二章 第谷天文工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章 第谷天文学说的历史作用:西方与东方
第四章 第谷天文体系的先进性问题
第五章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所介绍之托勒密天文学
第六章 汤若望与托勒密天文学在中国之传播
第七章 关于望远镜的一条史料
第八章 天文学史上的水晶球体系
第九章 明清之际中国学者对西方宇宙模型之研究及态度
第十章 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