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50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延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乐柱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8-12-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乐柱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178692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5页
  • 字数 29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系列丛书;国际贸易与金融系列
【内容简介】
本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1~7章);第二部分,主体专论(8~15章)。
第一部分,总论概要:新农村建设呼唤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既有农村经济弱质性导致投资收益率低的客观原因,也有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滞后的直接原因,更有国家金融抑制政策和工业与城市优先发展战略的体制性因素、层次性需求与信息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回顾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及改革目标、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与改革主体定位、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政策性业务补偿、农村金融指导理论等方面存在悖论,提出了构建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策:创新农村金融理论,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民有中小金融机构;根本的是民间资本的社会化运用,实现“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产权多元多样化组合,在资金规模、服务方式上真正体现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意愿,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准平衡,并需要金融监管的同步创新。
第二部分,主体专论概要:在以上对农村金融理论重新探讨创新的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民间金融、小额信贷、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信用担保、农业保险等逐次论述,尝试在充分考虑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作有利于“三农”的资源配置。在探讨中发现,除诱导和激发民间资源的挖掘和充分利用外,要改变资源配置不利农村的倾向,核心是利益的补偿,而利益的补偿主体主要是政府。所以,根本的是要打破以政府为代表的控制资源的强势链条,还财富于民。国强未必民富,而民富必然国强!关键是在制定游戏规则——法律法规、文件政策时充分考虑弱势博弈方——“三农”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作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导向和规则设计。而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利局面,还要靠弱势的农民、小企业主等市场主体的组织化和市场谈判能力的增强,合作是正途。
【作者简介】
张乐柱(1965~),山东人。1987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1989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获山东农业大学管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在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与农村财政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国家博士后基金,以及山东省社科、广东省社科、山东省软科学等项目20余项,在《改革》《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
【目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农村金融研究的国内外观状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内容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1.5研究范围界定

2新农村建设呼唤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2.1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鲜明特点
2.2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主体的投资与借贷需求未能满足
2.3未来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的金融需求预测

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3.1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3.2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制约因素探究

4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简要回顾
4.1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历程
4.2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4.3新一轮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2000年8月以来)
4.4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的改革动向

5改革的悖论
5.1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及改革目标
5.2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与改革主体定位
5.3农村金融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政策性业务补偿

6农村金融理论的再探讨
6.1当前有关农村金融理论的盘点与评述
6.2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
6.3合作金融原则与实践异化的经济分析
6.4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农村金融建设理论

7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选择
7.1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7.2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
7.3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民有中小金融机构
7.4破解农村信贷约束条件,营造适宜的制度生态环境

8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与制度性反思
8.1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
8.2改革中的反思:关键要构建产权民有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8.3改革中的校正:基于产权的体制、机制强化
8.4关于农村信用代办站整顿与规范的几点思考

9民间金融发展的实证、制约及路径选择
9.1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9.2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政策背景、运行形式和作用
9.3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
9.4农村民间金融治理的借鉴:中国台湾案例
9.5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剖析
9.6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9.7农村民间金融制度构建与效用发挥的金融生态营造

10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0.1小额信贷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点与制度创新
10.2国际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
10.3我国小额信贷实践
10.4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0.5构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要件
10.6结论
10.7我国小额信贷试点概要

1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11.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11.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制度变迁
11.3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及市场定位的再探讨
11.4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剖析
11.5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11.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趋向

12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业务“回归”
12.1中国农业银行的制度变迁史纲
12.2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3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13改革中的邮政储蓄银行
13.1邮政储蓄的改革历程
13.2当前邮政储蓄改革的争议及其定位
13.3邮政储蓄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剖析
13.4邮政储蓄服务农村市场的业务创新

14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14.1新中国信用担保业的创立及体制建设
14.2农业保险的缺失及供给体系重构

15研究结论与遗留问题
15.1研究结论概要
15.2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