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

55 九品

仅1件

江苏常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鉴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OA24

上书时间2024-06-28

常州武进古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殷鉴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0567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28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
【内容简介】
  《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是将新诗创作的原理和方法放在一起来讨论,因为创作诗歌不仅涉及材料、灵感、词语、情感、思想和想象,也涉及许多具体的方法与技巧。但可惜的是,许多谈论新诗创作的著作更多谈的是创作常识和原理,而很少涉及具体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虽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实用价值的确较低。《湛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新视野学术文丛:新诗创作十五讲》就是为了纠正此种情况而撰写的,虽然也谈原理,但更偏重创作方法与技巧。著者希望通过这种讨论,为想进行新诗创作的人们提供更多方法和技巧上的参考。
【作者简介】
  殷鉴,1958年生,广东遂溪黄略人,汉族,77级,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现在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书,长期从事现代文学及现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主编或参编教材三本《中国现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现代诗歌艺术素养读本》(60万字,线装书局),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讲 新诗创作所需的材料
一材料的特性
(一)原生态
(二)碎片化
(三)粗疏性
(四)庞杂性
(五)召唤性
(六)综合性
二材料的种类
(一)事物细节和生活场景
(二)各种体验和感悟
(三)灵感
(四)学识
(五)情绪
(六)回忆
(七)想象
(八)他人作品
三材料并非内容或诗歌
四材料与创作者的关系

第二讲 新诗的描写类型、数量选择与创作的基本条件
一文学描写的几种常用类型
(一)画面描写
(二)比喻象征描写
(三)情节描写
(四)解释性描写
(五)议论描写
(六)抒情描写
二表现力与数量
(一)增加表现数量
(二)减少表现数量
三新诗创作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进行一些训练
(二)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能
(三)内容要经过灵魂的温暖,甚至变成灵魂鲜活的流露
(四)能熟练地选择表现的视点与视角
(五)创作时身心要处在最佳状态

第三讲 新诗创作须从事的一些基本训练
一将意绪化为意象的训练
(一>经常在生活中思考
(二)参照名诗名句
(三)透过创作来训练
二填字训练
三续作训练
四仿作训练
五情景设定训练

第四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一——意象呈现
一概念
二意象之于诗歌
三意象呈现的机理和功能
(一)提供吸引读者的感性
……
第五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二——比喻象征
第六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三——移位变阵
第七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四——意脉联络
第八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五——词语凸显
第九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六——提炼升华
第十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七——飞腾想象
第十一讲 新诗创作方法之八——形成联系
第十二讲 灵感凝定
第十三讲 诗歌的音乐性
第十四讲 诗行、诗节与标点符号
第十五讲 新诗创作常见问题及修改对策
也算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