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

30 7.7折 38.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常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志毅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A20

上书时间2024-05-27

常州武进古旧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志毅 著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3370276
  • 定价 38.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8页
  • 字数 2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以“国家的仪式”透视从延安到文革时期的革命戏剧。延安时期的戏剧是从民间、民族发展到民族国家的仪式,从时间过渡到空间神活;建国十七年的戏剧成为“剧场国家”、国家的形象;到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成为政治乌托邦和运动修辞,进而成为政治狂欢的节日。作者分析了国家的神话、都市民族志、仪式的公共性等文化现象,并从神圣、身份和性别等角度对革命戏剧进行深入的文化阐释。
历史的体制的、僵化的意识形态的、甚至是习惯的种种惰性遗留是在怎样困扰着、束缚着我们的文化的发展,当然包括戏剧的发展。历史仍然在现实中奔突着活跃着,但是历史又告诉人们哪里才是一条康庄大道,哪里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一部好的历史著作,当然要写出历史的真实;但是,如果用一种迂腐的、犬儒的态度去描述,即使写得再“真实”,也是不会成为历史之镜的。应当写出让人思让人想的历史来。作者胡志毅的这部书,还是一部能够令人想一想的专著。
【作者简介】
胡志毅,男,1957年11月出生于杭州,浙江慈溪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影视艺术与新媒体系主任,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出版有《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神秘·象征·仪式:戏剧论文集》、《世界艺术史·建筑卷》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篇延安时期的戏剧
第一章延安的道路:民间与民族
第一节启蒙思想与民间意识
第二节救亡运动与“民族主义原型”
第三节延安的道路与民族国家

第二章民众、大众与工农兵戏剧
第一节民众戏剧
第二节大众化戏剧
第三节工农兵的戏剧

第三章民族的仪式:时间的过渡与空间的神话
第一节时间的过渡
第二节空间的神话
第三节民族的仪式

第四章戏剧的形态
第一节话剧民族化
第二节戏曲现代化
第三节歌剧本土化

第二篇建国十七年的戏剧
第五章国家:仪式、剧场与形象
第一节国家的仪式
第二节“剧场国家”
第三节国家的形象

第六章神话、原型与意象:建国以后戏剧的召唤结构
第一节国家的神话:翻身解放
第二节乌托邦原型:治病救人
第三节意象的召唤:“明朗的天”

第七章城乡之间:民族志、公共性与合作化
第一节都市民族志
第二节仪式的公共性
第三节农村的合作化

第八章戏剧的类型:二元对立的模式
第一节神话剧与鬼戏
第二节历史剧与现代戏
第三节悲剧与喜剧

第三篇文革时期的戏剧
第九章政治乌托邦与革命样板戏
第一节政治乌托邦与运动修辞
第二节节日与狂欢
第三节“剧场国家”与革命样板戏

第十章“两结合”、“三结合”与“三突出”
第一节“两结合”与“两条路线”
第二节集体创作与“三结合”创作
第三节“三突出”原则与英雄人物

第十一章神圣、身份与禁欲
第一节神圣与僵化
第二节身份与性别
第三节禁欲与身体

第十二章戏剧的象征
第一节脸谱与角色
第二节布景与道具
第三节话语与语言
余专论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