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白纸精刻本 张之洞著作【輶轩语】原装二厚册全,刻印较佳!版本较少见!本书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语行篇从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或正面倡言或严予告诫,对学子提出要求。语学篇从“通经”、“读史”、“读诸子”、“通论读书”诸方面论述为学之道。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另有“学究语”、“敬避字”、“磨勘条例”、“勤置学田”等。共七篇。
¥
2500
八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19.5 × 12.5 × 1 cm
册数2册
上书时间2025-01-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清光绪白纸精刻本 张之洞著作【輶轩语】原装二厚册全,刻印较佳!版本较少见!本书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语行篇从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或正面倡言或严予告诫,对学子提出要求。语学篇从“通经”、“读史”、“读诸子”、“通论读书”诸方面论述为学之道。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另有“学究语”、“敬避字”、“磨勘条例”、“勤置学田”等。共七篇。
輶轩语是张之洞作于清光绪元年(1875)的文章。清光绪元年(1875)四川学政张之洞为成都尊经书院撰,载王树枏编《张文襄公全集》。
本书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
语行篇从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或正面倡言或严予告诫,对学子提出要求。语学篇从“通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及“通论读书”诸方面论述为学之道,作初学有志者“阶梯之阶梯,门径之门径”。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举其有关程式及时俗易犯者”予以指教。并强调:读书宜求善本,不能畏难,要“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周作人评: 往时见张之洞著《輶轩语》,嫌其名太陈腐,不一披阅。丁丑旧上元日游厂甸,见湖北重刊本,以薄值买一册归读之,则平实而亦新创,不知其何不径称“发落语”,以免误人乎。《复堂日记》卷三庚辰年下有一条云,“阅《輶轩语》,不必穷高极深,要为一字千金”,可谓知言。六十年来世事变更,乃竟不见有更新的学术指南书,平易诚挚,足与抗衡者,念之增慨。张氏不喜言神灵果报,《阴骘文》、《感应篇》,文昌魁星诸事,即此一节,在读书人中亦已大不易得,其中鄙意者亦正以此。若其语学语文固不乏切理近情之言,抑又其次矣。近常有人称赞《阅微草堂笔记》,即贤者亦或不免,鄙意殊不以为然。纪氏文笔固颇干净,惟其假狐鬼说教,不足为训,反不如看所著《我法集》犹为无害。我称张香涛,意识下即有纪晓岚在,兹故连及之。二人皆京南人,均颇有见识,而有此不同,现今学子不妨一看《輶轩语》,《阅微草堂》则非知识未足之少年所宜读者也。
輶轩语是张之洞作于清光绪元年(1875)的文章。清光绪元年(1875)四川学政张之洞为成都尊经书院撰,载王树枏编《张文襄公全集》。
本书分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三部分。
语行篇从德行、人品、立志、气节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或正面倡言或严予告诫,对学子提出要求。语学篇从“通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及“通论读书”诸方面论述为学之道,作初学有志者“阶梯之阶梯,门径之门径”。语文篇分时文、诗赋、经义、策论等,“举其有关程式及时俗易犯者”予以指教。并强调:读书宜求善本,不能畏难,要“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周作人评: 往时见张之洞著《輶轩语》,嫌其名太陈腐,不一披阅。丁丑旧上元日游厂甸,见湖北重刊本,以薄值买一册归读之,则平实而亦新创,不知其何不径称“发落语”,以免误人乎。《复堂日记》卷三庚辰年下有一条云,“阅《輶轩语》,不必穷高极深,要为一字千金”,可谓知言。六十年来世事变更,乃竟不见有更新的学术指南书,平易诚挚,足与抗衡者,念之增慨。张氏不喜言神灵果报,《阴骘文》、《感应篇》,文昌魁星诸事,即此一节,在读书人中亦已大不易得,其中鄙意者亦正以此。若其语学语文固不乏切理近情之言,抑又其次矣。近常有人称赞《阅微草堂笔记》,即贤者亦或不免,鄙意殊不以为然。纪氏文笔固颇干净,惟其假狐鬼说教,不足为训,反不如看所著《我法集》犹为无害。我称张香涛,意识下即有纪晓岚在,兹故连及之。二人皆京南人,均颇有见识,而有此不同,现今学子不妨一看《輶轩语》,《阅微草堂》则非知识未足之少年所宜读者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