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木刻版图几百幅】 清珍本精写刻【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 首一卷】原装三十巨册一套全,有礼器等版图几百幅。其版式亦甚疏朗,字大悦目,笔划舒展,较初印。《周官》作为古代三礼之一,历代为其做注释者极多,此本即清中期大臣鄂尔泰等人奉旨撰集,集大成之作。
¥
20000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4.3 × 17 × 25.5 cm
册数30册
上书时间2024-11-19
【江西地方文献】民国四年南昌精刻本【四书疑节】原装12卷四厚册全套。白纸大开本,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斋,袁州(今属江西)人。该书以问答的形式撰著,以四书之文互相参对设题,或阐释义理,或考证训解,解答于后。此书虽为应试之书,对元代四书学有了较全面的阐述。元代四书 科举之学 颇为独特,它在服务科考的同时还具有 研究之学 的特质,《四书疑节》即充分显示了这一特性。大开本,白纸初刻初印,刻印精美清晰。
¥5360.00
【名家旧藏】清光绪刻本 莊述祖撰《说文古籀补疏证》原装六卷四册合订二厚册全套。 庄述祖(1750—1816),庄存与之侄,字葆琛,号珍艺,晚号檗斋,学者称珍艺先生,江苏武进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终年67岁。十岁而孤。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选山东乐昌知县,调任潍县,后迁曹州府桃园同知。不一月,乞养归。一流品相
¥3880.00
【重装加衬】清咸丰刊本,粵東省城 : 番禺陳氏東塾精刻本【声律通考】十卷8厚册全。大开本,此本纸白墨润,为清代陈澧撰写的一部重要的乐律学著作。论述了律、调、谱、器等多方面的内容。书中有关荀勖笛律的研究,运用复制试验的方法,开创了的笛律研究的新途径。为古代乐律学文献的整理做了重要贡献。
¥5000.00
【重装加衬】清"木活字"大开本【平回纪略】一厚册一套全。记清乾隆年间苏四十三领导回民起义及遭清政府镇压事。乾隆四十六年,兰州回教徒苏四十三等人因新教主马明新被捕,乃聚众干余人起兵反清,杀河州(今甘肃临夏)协副将新柱、兰州知府杨士玑。继破河州,逼兰州。后遭大学士阿桂镇压,退至兰州华林山坚守。清军围攻数月,水粮断绝,兵败寨破,起义失败。本书详细记述了这一事件的经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存最早版本
¥2000.00
【清 国史馆善本 都城琉璃厂半松居士排字刻本】《贰臣传12卷》【逆臣传四卷】一夹板原装11册两种全套。刻印精美。排第一名的是汉奸刘臣良,紧随其后是孔有德,尚可喜、祖大寿、周亮工等等,这些汉奸都是背叛了大明,沦为清廷走狗,但最后还是被清廷列为汉奸贰臣,悲咦!可笑咦!
¥6500.00
【重装加衬】【明代珍本】明代万历朝北京国子监精刻本【宋史】卷453,卷454,二册全,古朴经典,字体古拙,犹有元代的粗犷风格。 这些古籍都是属于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和政治浩劫之后,硕果仅存的神品。版心上方有“万历三十一年刊”字样、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类,
¥2000.00
【重装加衬】清道光精写刻【榕村续集】一夹板七卷六册一套全,是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的著作,本书收录他的书信、论、传、为人做的序等,是他思想才华的载体。李光地是康熙皇帝的人生知己,他多次运用易经指导战略,协助康熙平三藩、收台湾。刻印精良,全部小字手书上板,别致典雅,版本极为稀见
¥4600.00
【珍本古籍】清浙江书局刻本【训俗遗规】原装四卷 补编 共四厚册全套,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主要记述乡里、宗族间致讼原因和如何消除矛盾的途径,汇集了历代一些乡约、宗约、会规、训子、驭下之法、治家格言、名人遗嘱等内容。
¥3680.00
【重装加衬】清光绪巴蜀善成堂精刻【长沙方歌括】一夹板6厚册全,陈修园撰。是对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剂的启蒙读物。本书由陈氏原文、注释和解说三部分组成:注释部分主要是对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解说部分则主要论述方剂的功用、主治及遣方用药的之理,以期阐述陈氏之学术思想。全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实用,适合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研习
¥2560.0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商品描述
-
【礼器版图几百幅】 清精写刻本【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 首一卷】原装三十巨册一套全,有礼器等版图几百幅。其版式亦甚疏朗,字大悦目,笔划舒展,较初印。《周官》作为古代三礼之一,历代为其做注释者极多,此本即清中期大臣鄂尔泰等人奉旨撰集,集大成之作。
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也。考《汉志》载《周官经》六篇、
《传》四篇,故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卫宏、张衡所注,皆称《周官》。
马融、郑玄所注,犹称《周官礼》。迨唐贾公彦作《疏》,始沿用省文,称为
《周礼》,实非本名。今仍题曰《周官》,从其朔也。首冠以御制《日知薈说》
论《周官》者十则,以昭千古之权衡。其采掇群言,则分为七例:一曰正义,直
诂《经》义,确然无疑者也。二曰辨正,后儒驳正,至当不易者也。三曰通论,
或以本节本句参证他篇,比类以测义,或引他经与此互相发明者也。四曰馀论,
虽非正解而依附《经》义,於事物之理有所推阐者也。五曰存疑,各持一说,义
亦可通;又或已经驳论,而持此者多,未敢偏废者也。六曰存异,名物象数,久
远无传,难得其真,或创立一说,虽未即惬人心,而不得不存之以资考辨者也。
七曰总论,本节之义已经训解,又合数节而论之,合一职而论之者也。大抵《周
官》六典,其源确出周公,而流传既久,不免有所窜乱,不必以为疑,亦不必以
为讳。说《周官》者以郑氏为专门,而训诂既繁,不免有所出入,不可护其短,
亦不可没其长。是书博徵约取,持论至平。於《考工记注》奥涩不可解者不强为
之词,尤合圣人阙疑之义也。
是书为精写刻,30厚册全套。超大开本,刻印精美,有个别页小修略伤字,如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