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成明信片
¥
20.02
5.9折
¥
34
全新
仅1件
作者陈世良 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12-16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世良 著
-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7415520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5页
-
字数
60千字
- 【内容简介】
-
序:“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可以同时用来形容当一个人旅行面对一件伟大的建筑艺术时所产生的心虚与无知的无力感。
旅行的节目,大约有2/3强都是在参观人造物,都属于建筑的相关领域,举凡大教堂,博物馆画廊,皇宫别野,古迹纪念碑,花园囿艺,工程奇观……等等。除了听导游的夸大介绍,或是书本的片段之词外,其实,说穿了还是脱离不了走马看花的宿命。
“建筑”在西洋的历史里,很早就被划归到艺术领域的范畴,这也是为何对建筑的美感要求,是他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他们总是愿意花费相当的精力与智力来发展“建筑”文化。
如果你说欣赏绘画,需要一些历史与文化的交代,欣赏建筑,则除了历史文化外,还要更多的技术知识的背景。毕竟,“建筑”是各类艺术中,最实际,最实用,也是工程最浩大,牵涉最广,影响最巨的一门学问。然而,它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知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甚至无时无刻都被强迫看见它,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就生活在建筑里。如此来看,对”建筑“的基本知识,您怎可不知?又怎能不理不睬呢?
欣赏建筑的能力其实你我都有,只是我们常习惯性的视而不见,或是根本不曾好好将“建筑艺术”当一回事看。于是,在我们面临出外旅游,“看建筑”成为重头戏时,我们就真的显得心虚又无力了。
“欣赏建筑”可以成为一种习惯的。旅行时,放下所有烦人的心事,轻松的情绪自然就会将建筑当成艺术品一般来浪漫对街。“LOVEMAKESTHISWORLDGOAROUND(爱让这世界旋转)”,爱的力量这般神奇,赏美的能力有如爱的能力,是天生自然的本能。如果您也爱美,也爱看美,那建筑美的飨宴又岂可错过呢?
英国哲学艺评家JOHNRUSKIN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叫人行善,同时也叫人从中发现喜悦。”与其告诉人如何“看建筑”,还不如让人如何“爱看建筑”。与其告诉你建筑的知识,还不如让人对建筑发生热情。也许只有透地激发一个对艺术对美对建筑的强烈喜好,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才会真正看见建筑。
当初在撰写这些文章时,心中就有个打逄,希望我因建筑的感动,能感染给其他的人,进而大家可以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更多的想法与期待。
- 【作者简介】
-
陈世良,1964年生于台北新店,1988年淡江大学建筑学系毕业,1990年于“雅砌室内设计公司”当设计绘图员。1994年“英国伦敦建筑学院”研究所知识历史与理论组毕业于“林福群建筑师事物所”当建筑设计师。1995年于“苏俊臣建筑事物所”当专案设计师在“南台湾之声”广播电台当音乐节目主持人,1996年为“台湾时报”撰写“音乐俱乐部”专栏,1997年为《室内”杂志撰写“建筑明信片”专栏。1998年为《空间》杂志撰写“建筑反光片”专栏。为“南方文教基金会”演讲“世纪末建筑”,为“台北市建筑师公会”演讲“高第建筑”,1999成立“拾莲工房”设计事物所。
- 【目录】
-
前言
“大师”走过来Master
高科技·高思维
2000有何意义
透过玻璃,幻觉于焉诞生
诺曼·佛斯特
飞行,一种升华的历程
“多国主义”经典
建筑师的心愿
经济是一种美的德行
自然乃知识的源泉
麦金塔
为艺术圆成未竟之梦
从建筑,找寻救赎
风格:一场文化竞技秀
高第
穿越世纪大教堂
内化自然界的魔幻神力
平衡你对美的欲望
孤独的力量
回首“世纪末”FindeSiecle引介ARTNOUVEAU新艺术
世纪末也华丽
颓废蔓延时妖美建筑生
力学等于美学
走向光明所在
是谁延续艺术的生命?
来耶!让我们结婚吧!
重新看“历史”History
开一处天窗向天地致敬
永恒的黄金天堂
仿建筑
第一次的真情感动
一场正统与完美的追求
不规则的珍珠
“美”的沉思Beauty
美的灵感来自人体的比例
画出来的富贵道德不?
“力”角逐的场所
美丽是一种责任
附篇
贵人的共襄盛举
“建筑就像明信片”之后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