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识之力:1927-1937年广州报纸社会新闻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意识之力:1927-1937年广州报纸社会新闻研究

46.47 5.9折 79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雪莲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10-30

上书时间2024-10-31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雪莲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08557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5页
  • 字数 283千字
【内容简介】

社会新闻因无意于监督政府、向导国民而被报业提倡者、新闻研究者视为“无意识”的新闻,长期不受新闻研究者重视。然而,社会新闻的力量正好隐藏在它力图迎合而非引导社会大众的“无意识”当中。社会新闻是zui  具广泛意义的社会意识载体,貌似鸡零狗碎却有相对固定的选材标准与叙事模式。分析社会新闻作为“社会一般人士”代言人的自我定位,它选择报道的反映社会焦虑情绪的婚恋家庭纠纷事件,以及它对“平等”“自由”的复杂态度,可以看到它在新旧规范易位又不彻底的社会空间中,用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传统的求“和”理念,重构源自中西的不同社会意识,在观念差异巨大的社会上层精英与下层大众之间发挥着妥协、缓冲、融合的意识重构作用,成为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社会上下层之间沟通与联结的重要机制之一。求“和”,就是社会新闻既不倡导革新也不反对革新的“无意识”之力。

【作者简介】

胡雪莲,1978年12月出生,江西宁都人。1994年起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习,1998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曾为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至今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历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讲师、副教授,担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研究兴趣为中国近当代意识形态传播与社会意识变迁之间的关系,已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独立发表论文4篇,还在《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独立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本书以广州1927-1937年间繁盛一时的社会新闻为研究对象, 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的十年间, 在国家法律较前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 社会新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观念结构中扮演的角色。

内容摘要
 胡雪莲著的《无意识之力(1927-1937年广州报纸社会新闻研究)》认为:社会新闻因无意于监督政府、向导国民而被报业提倡者、新闻研究者视为“无意识”的新闻,长期不受新闻研究者重视。然而,社会新闻的力量正好隐藏在它力图迎合而非引导社会大众的“无意识”当中。
社会新闻是最具广泛意义的社会意识载体,貌似鸡零狗碎却有相对固定的选材标准与叙事模式。分析社会新闻作为“社会一般人士”代言人的自我定位,它选择报道的反映社会焦虑情绪的婚恋家庭纠纷事件,以及它对“平等”“自由”的复杂态度,可以看到它在新旧规范易位又不彻底的社会空间中,用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传统的求“和”理念,重构源自中西的不同社会意识,在观念差异巨大的社会上层精英与下层大众之间发挥着妥协、缓冲、融合的意识重构作用,成为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社会上下层之间沟通与联结的重要机制之一。求“和”,就是社会新闻既不倡导革新也不反对革新的“无意识”之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