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思文丛:诺贝尔奖之问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研思文丛:诺贝尔奖之问

36.98 4.2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晓勇、潘晨光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1 10-30

上书时间2024-11-01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晓勇、潘晨光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5678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7页
  • 字数 5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研思文丛
【内容简介】
  何谓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幕后”历史是什么?诺贝尔奖有本质吗?诺贝尔奖是跨越国家、民族和政治的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不同国家在已经颁发的诺贝尔奖记录中是怎样的“排位”?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是如何产生的?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会在何时诞生?一个旨在赢得诺贝尔奖的教育科研政策是合理的政策吗……《研思文丛:诺贝尔奖之问》从包括传播学、政治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等多学科的视野来审视、分析并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研思文丛:诺贝尔奖之问》亦反思了我国的人才政策和教育科研制度,探讨了科学和人文的价值与精神在中国当下的意义。
【作者简介】
  潘晨光,人才与人力资源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出国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理事等职。全国人才中长期规划专家组成员。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人才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重大研究课题《我国信息化人才战略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国情调研项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中国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多次参加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等重要课题研究。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人才前沿》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学术文库》系列丛书,以及主编《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思考》、《中国博士后学术报告》等著作。同时,在一些核心期刊以及内部参阅中发表论文、调研报告等若干篇。
  
  黄晓勇,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国际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民间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20世纪80年代起,主要研究日本企业经营战略与日本的产业政策,后重点研究日美经济贸易及中日经济比较与合作等问题。先后三次共计三年在日本明治大学、东京大学、爱知大学经营(经济)学部从事客座研究和讲学。主要著作(含主编)有:《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再论日本名列第一》、《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概览》、《简明日本百科全书》、《中日流通业比较》、《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等。现主要研究领域有世界经济、国际能源安全、民间组织等。
【目录】

导言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诺贝尔奖的书
一问题的缘起
二诺贝尔奖里的科学、国家和社会
三本书的基本理念
四我们的工作

第一篇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一章何谓诺贝尔奖?
一炸药发明人和他的遗嘱
二诺贝尔奖金的设立和规则
三诺贝尔和平奖和国际政治
四批评和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尴尬
第二章万花筒里的诺贝尔奖
一诺贝尔奖是怎样炼成的:诺贝尔奖的社会建构
二国家的盛典:诺贝尔奖和瑞典
三迟到的奖章:爱因斯坦和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戏剧
四诺贝尔奖的功能和负功能:诺贝尔奖的科学
社会学分析
第三章精英的特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
一诺贝尔奖获奖者整体统计
二各领域诺贝尔奖获奖者统计

第二篇国家的视野:诺贝尔奖的国别分析
第四章实力与标准:国际政治中的诺贝尔奖
一作为符号的诺贝尔奖
二各国概况
第五章诺贝尔奖的超级大国:美国
一美国获奖概况
二美国何以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超级大国
第六章诺贝尔奖的摇篮:德国
一德国获奖概况
二德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
三德国国家创新体系
第七章绅士的传统和创新:英国
一英国获奖概况
二影响获奖因素的历史分析
三新世纪英国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手段
第八章浪漫思想的国度:法国
一法国获奖概况
二法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大国的原因
第九章经验和教训:俄罗斯和苏联
一俄罗斯和苏联获奖概况
二俄罗斯和苏联的经验与教训
三文学奖背后的折冲樽俎
第十章向西看和科技立国:日本
一日本获奖概况
二日本政府的科技立国
三日本的教育及日本学者的精神

第三篇诺贝尔奖和中国
第十一章中国与诺贝尔奖的历史机缘
一中西合璧——海外华人获奖者
二历史与机遇——中华儿女与诺贝尔奖的数次
“失之交臂”
三个中百味——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四圆梦瑞典——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第十二章钱学森之问: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的距离
一诺贝尔科学奖和创新型人才
二遏制原始创新的教育模式
三偏颇的科技体制
四不良的学术环境
第十三章如何认识中国科学发展的方位和前景
一中国的成就和科学的底子
二科学家的角色
三科学与政治:爱因斯坦在中国
四中国的科学政策是差的吗?——中美的不完全比较
五中国的诺贝尔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六李约瑟问题的问题

结语中国梦科学梦
附录1: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全文
附录2: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190l_2013)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