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
5.29
1.9折
¥
2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周建渝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5 12-23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建渝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9727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3cm
-
页数
19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结构批评、“文本互涉”、“多重对话”、读者反应批评等角度,重新诠释《三国志通俗演义》。
- 【目录】
-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后现代批评对小说批评传统的质疑
(一)“讲史小说”与“史实”的关系
(二)作者“本意”与文本“客观性”
(三)文本阅读与解构批评
(四)文本互涉
二 后现代批评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三 重读《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二章 解构批评:《三国志通俗演义》文本意义之不确定性
一 “天意”乎?“人为”乎?——“孔明之死”叙述之意义解构
二 解构曹操“奸雄”之定论
三 刘备“仁义”形象的反讽与解构
四 历史叙述的反历史性——魏延的“反骨与“闯帐”
第三章 “文本互涉”视野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一 “合纵连横”与“义利之辨”:《演义》与《战国策》、《史记》在叙述模式与主题上的文本互涉
二 人物:项羽/吕布/关羽之叙述的文本互涉
(一)从项羽到吕布、关羽
(二)吕布与关羽之叙述的相互指涉
(三)赤兔马的叙述功能
三 谋臣的作用
四 以“三”为单元的重复叙事模式
五 “鸿门宴”母题的再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