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研究

30.6 5.9折 52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英博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8-26

上书时间2024-08-28

邹鲁文化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英博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78516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4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个体权利意识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农民意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根源是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基本权利的整体性缺失。要“实现农民土地权利、实现农民职业化”为核心的,涵盖经济、政治和社会保障等多方改革理论的新型制度体系,关键在于国家权力在农民权利领域的退出和农民权利体系的构建。因此,“权利——权力”的制度框架,完全可以成为实现农民权利、实现农民职业化的可行选择。本书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导下,对农民现有的主要土地权利进行逐一研究,在实现农民土地权利“民法属性”的大前提下,对制度弊端进行分析,提出权利重构的初步设想;在实现农民“职业化”的大目标下,提出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机制。
【作者简介】

刘英博,1983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201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民权利、农村治理、基层政治制度。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土地权利的基本理论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土地制度及权利研究
    (一)英国的土地制度及权利演变过程
    (二)美国的土地立法、权利构成与制度特点
    (三)法国的土地制度及土地权利分类
    (四)德国土地制度及权利构成
    (五)日本的土地制度及土地权利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土地制度与权利
    (一)马克思土地理论的内涵及其价值
    (二)列宁解决土地问题的理念
    (三)斯大林的土地理论及实践
  三、我国目前土地权利的构建及其特点
    (一)我国农民土地权利理论的立法体系
    (二)影响我国农民土地权利体系形成的因素
    (三)我国农民土地权利呈现出的特点
  四、土地权利的本质及核心地位
    (一)土地权利的本质
    (二)土地权利呈现出的一般特点
    (三)土地权利是我国农民的基础性权利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权利的演变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前不同政权的土地政策
    (一)孙中山提出的土地政策主张
    (二)蒋介石统治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土地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获得短暂的土地私有权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二)土地改革政策的出发点:阶级解放、巩固政权
    (三)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农民私有
  三、合作化是农民土地权利性质改变的开始
    (一)农民土地私有权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不适应性
    (二)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土地私有困境的有效方式
    (三)农民土地权利变革是集体化的必然要求
    (四)人民公社彻底改变了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
  四、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对土地权利的创新探索
    (一)人民公社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二)1978年前对土地承包合法性的探索
    (三)权力与权利的最终契合:家庭土地承包的合法兴起
  五、权力扩张与权利缺失引发农民土地权利的变动
    (一)农业和农村发展导致人地关系出现疏离
    (二)土地的财产属性是征地冲动的诱因
    (三)权力与资本的合作是产生征地冲动的深层原因
    (四)权利的缺失导致农民成为土地关系中弱势一方
  六、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国家土地政策的核心焦点
第三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分析与重构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理论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过程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般规定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问题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发展权能缺失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界定模糊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存有争议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根源在于其权利属性的“国家化”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属性的“国家化”原因分析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国家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四、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实现农民土地权利的逻辑起点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回归私权属性的现实意义
    (二)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前提
    (三)重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事权利结构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探索与完善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
    (一)资本主义的土地两权分离理论及制度设计
    (二)马克思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分离理论
    (三)土地两权分离理论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我国实践土地两权分离理论的历史及发展
    (五)实现土地两权分离的推动力分析
  二、“联产承包”向“土地承包”转变的再探索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的过程
    (二)从“联产承包”到“土地承包”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构建缺陷分析
    (一)现行法律的强制规定与制度设计的目的不符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属性仍待推敲
    (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侵犯了农民权利
    (四)国外土地流转方式的启示
  四、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土地承包制度的参与主体
    (二)促进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
    (三)推进两权分置中经营权的“债权化”
    (四)设定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完备的立法体系是维权的基础
    (二)建立土地行政管理追责机制
    (三)建立村规民约与规范性法律冲突协调机制
    (四)建立健全多元化土地纠纷预防和调处机制
    (五)建立农地财产保障机制
第五章  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研究与改革
  一、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相关基础理论阐释
    (一)地租、地价理论阐释
    (二)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我国当前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归属的基本观点
  二、当前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现状及分析
    (一)当前享有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主体分析
    (二)实现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阶段分析
    (三)当前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属分配的实质
  三、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重构
    (一)重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理论价值
    (二)重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归属的理论依据
    (三)国外相关经验和做法
    (四)重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具体措施
  四、以实现农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为核心的征地制度改革
    (一)对现行征地制度理论的反思
    (二)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  非农用地融资权的研究与重构
  一、非农用地融资权基础理论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非农用地融资权是农民的基本权利
    (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农业金融制度经验
    (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民利益的新型融资权
  二、宅基地使用融资权
    (一)宅基地使用权相关概念及特征
    (二)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所引发的问题
    (三)限制宅基地流转的原因分析
    (四)增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通性以构建农民的非农用地融资权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融资权
    (一)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特点
    (三)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融资权
第七章  实现农民土地权利的整体机制研究
  一、对几种主要土地权利改革理论的评析
    (一)集体土地变革为“国有化”或“私有化”理论
    (二)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是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
    (三)赋予农民平等的“宪法权利”以解决“三农”问题
  二、世界其他国家在农业改革过程中农民权利实现的情况研究
    (一)成功的农业改革促使农民权利的实现
    (二)农业改革失败导致农民权利的缺失
    (三)各国在现代化农业改革中呈现的经验教训
  三、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整体思路与关联制度重构
    (一)土地制度改革需确定的指导思想
    (二)推动农业发展需进行的视角转变
    (三)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是法治社会的价值目标
    (四)实现农民土地权利的关联制度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