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9.42 5.9折 50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昌兵张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2 6-24

上书时间2024-06-25

邹鲁文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昌兵张平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3436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51页
  • 字数 98千字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后两步走目标: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发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应地我们可分两步走:步重点首当其中的要解决创新,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主创新型国家;第二步是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优势。中国的“赶超”增长模式实现了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只能由“赶超”增长模式转型到技术创新增长模式。技术创新增长模式的构建需要增长阶段的跨越、经济结构现代化、深度城市化与创新转型,以及改革开放建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等。
【作者简介】
陈昌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学术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城市化和数量经济等方面研究。在《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等杂志发表20多篇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经济研究所课题。获得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八届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聘任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主持了社科基金重点招标课题、社科院重大课题和国家交办的课题。合作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合作获得中国社科院专著一等奖、独立获得专著二等奖一次,合作获得专著二等奖和三等奖。2009年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候选人。201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表彰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突出贡献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得“四个一批”人才的荣誉称呼。
【目录】
章  建设中国现代化,实现发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  中国增长的“S”形路径和拐点
    (一)“赶超”增长模式与实现个百年目标
    (二)创新增长模式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二  增长阶段的跨越与经济结构现代化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
    (二)需求结构现代化
  三  深度城市化与创新转型
    (一)迈向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贡献
    (二)消费与人力资本积累的良性互动是国家创新的核心
  四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一  “S”形增长曲线
    (一)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二)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拐点
  二  “S”形增长曲线估计法
    (一)线性化估计法
    (二)非线性化估计法
    (三)三和法估计法
    (四)相邻数据组合估计法
  三  我国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估计
    (一)我国人均GDP
    (二)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
    (三)贝叶斯法估计
    (四)增长Logisitic增长模型三和法估计
    (五)估计的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比较
  四  发达国家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一)英国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二)美国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三)法国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四)德国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五)日本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五  增长模式与人均GDP的“S”形增长曲线
    (一)原有增长模式与实现个百年目标
    (二)技术创新增长模式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劳动力、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代化
  一  有关增长理论综述
    (一)劳动生产型生产
    (二)劳动力富裕型生产
    (三)劳动力稀缺型生产
    (四)劳动扩展型生产
    (五)劳动创新型生产
  二  人口及其结构演变
    (一)有关抚养比
    (二)我国人口及结构
    (三)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
    (四)人力资本积累
  三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代化
    (一)计量模型及估计方法
    (二)变量选择
    (三)模型估计
  四  小结及建议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