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段清平飞来峰特征及动力学模式
¥
34.71
5.9折
¥
5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韩建辉、王道永、邓宾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4 1-1
上书时间2025-0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建辉、王道永、邓宾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9574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8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龙门山中段清平飞来峰的组成和结构的详细解剖入手,厘定了该区飞来峰构造,按照飞来峰几何特征、物质组成、变形特征以及运动学、动力学规律,进一步将清平飞来峰划分为五层,是目前发现的龙门山飞来峰带中层数*多的飞来峰。该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飞来峰特征,其内部峰体成因复杂,运动学、动力学机制多样,既有推覆体也有滑覆体。在清平飞来峰研究基础上论述龙门山中段一系列飞来峰构造的特征及形成运动学、动力学模式。
- 【目录】
-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关于飞来峰相关构造 1.2.2 关于龙门山构造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3.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难点及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飞来峰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部位 2.2 岩石地层 2.2.1 九顶山小区地层 2.2.2 异地飞来峰地层 2.2.3 原地(宝兴—龙门山中段)区分布地层 2.2.4 川西前陆盆地地层 2.3 龙门山区域构造格局 2.3.1 龙门山构造带 2.3.2 川西前陆盆地 2.3.3 松潘—甘孜造山带 2.4 龙门山及邻区构造演化 2.4.1 元古代古岛孤与其后的伸展作用(Pt) 2.4.2 稳定大陆边缘的发展(Z—T2) 2.4.3 褶断隆升及前陆逆冲(T2—T3) 2.4.4 推覆构造形成(J/T3x) 2.4.5 脉动式抬升、川西盆地转型(J—E) 2.4.6 推覆、滑覆与走滑(E—Q) 第3章 清平飞来峰的厘定 3.1 关于飞来峰的讨论 3.2 清平飞来峰的厘定 3.2.1 几何形态特征 3.2.2 清平飞来峰与准原地系统组成的差异 3.2.3 清平飞来峰与准原地系统在构造上的差异性 3.3 清平飞来峰的划分 3.3.1 清平飞来峰的划分原则 3.3.2 清平飞来峰的划分 3.3.3 准原地系统特征 3.3.4 滑动面特征 第4章 清平飞来峰的特征及对比研究 4.1 飞来峰成因类型 4.1.1 类型划分 4.1.2 推来峰与滑来峰的鉴别 4.2 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 4.2.1 龙王庙—白云山飞来峰(Ⅰ层) 4.2.2 盐井沟—水晶沟飞来峰(Ⅱ层) 4.2.3 顶子崖—罗元坪飞来峰(Ⅲ层) 4.2.4 燕儿岩—金溪沟飞来峰(Ⅳ层) 4.2.5 二郎庙飞来峰(Ⅴ层) 4.3 飞来峰对比分析 4.3.1 各个块体均被断层围限,上下叠置 4.3.2 各峰体内地层特征 4.3.3 构造变形特征 4.3.4 单个峰体内的变形特征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清平飞来峰的形成与演化 5.1 相关问题探讨 5.1.1 清平飞来峰的形成时期 5.1.2 清平飞来峰的根带 5.2 区域构造演化 5.2.1 稳定大陆边缘发展阶段(Z—Tz) 5.2.2 褶断隆升及前陆逆冲(T2—T3) 5.2.3 燕山期隆升(J—E) 5.2.4 喜马拉雅期推覆、滑覆(Q/E) 5.3 清平飞来峰的演化 5.3.1 推覆阶段 5.3.2 全面隆升以及重力势孕育阶段 5.3.3 滑覆阶段 第6章 龙门山飞来峰群(带) 6.1 龙门山飞来峰群发育的构造区带及其构造特征 6.1.1 北部边界断裂特征 6.1.2 南部边界断裂特征 6.1.3 异地系统构造特征 6.1.4 原地系统构造特征 6.2 关于龙门山飞来峰群的几点讨论 6.2.1 龙门山飞来峰群的一致性 6.2.2 关于龙门山飞来峰根带的讨论 6.2.3 飞来峰带的形成时间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说明 附图 索引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