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法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法学

20.58 5.9折 35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虹斌 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4 6-29

上书时间2024-06-28

邹鲁文化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虹斌 编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7216952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4页
【内容简介】
  《教育法学》的主要内容一共十一章,归结为以下三部分:一是对教育法和教育法制的基本问题展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并对国家教育权和受教育权进行详细讨论。二是对学校、教师、学生等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时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对家庭、社会与教育的法律关系作了专门描述,介绍了教育法律救济的不同情形。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富的案例对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教育法律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该书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对教育法学研究的新成果。
【作者简介】
彭虹斌,男,1970年8月出生,湖北洪湖人。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分会常务理事。从2004年博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教育法律与政策的研究,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试验》、《华东师范学报》(教科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法律与政策方面的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本项目系广东省系列在线开放课程“教育法学”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新形态教材立项建设《教育法学》的阶段性成果。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法学是什么
一、什么是法
二、教育法的内涵
三、教育法律关系
第二节 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教育法的体系
第三节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
第四节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学科性质
二、研究对象
第五节 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外教育法制史
第一节 国外教育法制史(英美法德日)
一、西方教育法的历史沿革
二、部分西方国家的教育法制史
三、国外教育法制建设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中国教育法制史
一、中国教育法制发展历程
二、我国现代教育法制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 教育法的制定
一、教育立法的内涵与立法原则
二、教育立法权限的划分
三、教育立法程序
第二节 教育法的实施
一、教育法实施的含义及过程
二、教育行政许可与确认
三、教育法的解释
第三节 教育法的监督
一、教育法的监督的含义
二、教育法的监督的作用
三、教育法的监督的主体、对象和类型

第四章 教育法律责任
第一节 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内涵
二、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三、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四、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 学校的法律责任
一、违规设立、变更、终止学校的法律责任
二、违规招生、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三、违规收费的法律责任
四、违规颁发学位学历证书的法律责任
五、违规使用教科书的法律责任
六、违规分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法律责任
七、违规开除学生的法律责任
八、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法律责任
九、民办学校违规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校长的法律责任
一、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
二、侮辱、殴打、打击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三、违规招生及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四、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监管不利的法律责任
五、违规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任
第四节 教师的法律责任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法律责任
二、体罚、侮辱、歧视学生的法律责任
三、侵犯学生隐私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学生的法律责任
一、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法律责任
二、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
三、违规取得或使用学历学位证书的法律责任
四、侵犯他人或机构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国家教育权
第一节 教育权
一、引言
二、教育权的内涵与性质
第二节 国巍教育权的内涵、特点与权源依据
一、国摩教育权的内涵
卫一、国家教育权的特征
三、国家教育权的权源依据
第三节 国家教育权的演变
一、农业社会的国家教育权
二、工业社会的国家教育权
三、后工业社会的国家教育权
第四节 国家教育权的内容
一、国家教育权的内容
二、国家教育权的实现

第六章 受教育权
第一节 受教育权与学习权
一、受教育权
二、学习权
第二节 受教育权的性质与内容
一、受教育权的性质
二、受教育权的内容
第三节 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第七章 家庭、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家庭与教育
一、父母教育权的确立
二、父母教育权的含义以及性质
三、父母教育权的内容
四、我国父母教育权的现状
第二节 社会与教育
一、学校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二、社会与学校协作中的法律问题

第八章 学校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中小学法律地位
一、大陆法系国家公立中小学的法律地位
二、英美法系国家公立中小学法律地位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法律地位
一、我国中小学的准“法人”定位
二、公立中小学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一、英美法系国家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二、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学校的设立
一、设立的基本条件
二、设立学校的基本程序
第五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权利、义务

第九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法律概述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
一、教师的权利的内涵
二、教师权利的保障
第三节 教师义务
一、教师义务的内涵
二、教师义务的范畴

第十章 学生
第一节 学生的法律地位
一、学生的法律地位
二、学生的法律地位分析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四、学生法律地位的特点
第二节 学生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学生的违法行为
二、学生法律责任
第三节 学生的权利救济
一、学生救济性权利的主要内容
二、学生权利救济的困境

第十一章 教育法律救济
第一节 教育法律救济的价值
第二节 教育申诉制度
一、教育申诉的概念
二、教师申诉制度的价值
三、教师申诉的程序
第三节 教育行政复议
二、敏育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四节 教育行政诉讼
一、教育行政诉讼的特点
二、教育行政诉讼必须要遵循基本的原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